甘肃敦煌 -- 千年莫高、鸣沙月牙(敦煌鸣沙山的简介)
序
敦煌,汉朝置敦煌郡。如汉书说,敦,大也;煌,盛也。自唐以后,沉寂数百年,于19世纪,因王道士发现了藏经洞而闻名全世界。尤其著名的就是莫高窟。原本计划11月中旬来游玩,结果因为上海突发疫情,不得不取消行程。等十二月疫情结束,趁着工作闲暇之余,原先的计划又被提上日程,并意外且惊喜的发现,十二月后莫高窟票价减半,且参观的洞窟从8个增加到了12个。

中转兰州
利用了东航周末随心飞和西域随心飞,周六从虹桥出发到兰州中转,飞机落地已经下午4点,迅速在机场寄存了行李箱,背上小书包,直奔中川机场城铁站赶4点40左右的城铁到兰州西,然后转地铁1号线从小西湖站下车,来到黄河边,去打卡兰州网红的黄河第一桥 -- 中山桥,以及大众巷的网红店 -- 茹记烤肉(ps:其实我是想吃牛肉面的)。吃饱喝足,溜达完毕,又回到兰州西,搭车八点半的城铁回去中川机场,继续坐晚上10点半的飞机去敦煌。

莫高窟
预约了上午11点半的参观,直接从酒店打车去了数展中心换票后,11点半正式欣赏了一部主体电影,一部球幕电影。主体电影就个人感觉一般般,简单讲了下莫高窟的历史以及现状,然后球幕电影很赞,让人有种置身在洞窟中观赏壁画和雕塑。不让拍照,全程参观不让拍照!
四十分钟电影看完,就搭车去莫高窟了,20分钟左右车程。史料记载,莫高窟是乐尊和尚于鸣沙山断崖凿窟修行,从而慢慢发展而来的,因此莫高窟其实就位于鸣沙山的一处断崖。下车后,就能看到河对岸的一个个石窟,后来听讲解员说,那其实是北区,是当时工匠们的住所,而南区才是佛窟。应该是前阵子刚下过雪,河面已经结冰,路旁也有积雪。

往里面走,到入口处排队等待人数够了后,由讲解员带领进入。每个团队能参观到的洞窟是不一样的,是为了保护洞窟内的壁画。
我们首先去的是第25号窟,就很普通的佛像,然后还是清朝修复过的,不是唐朝的原作。
接下来,转去了第328号窟,这个窟里的几个塑像,是仅有的几个唐代原作之一,因此,讲解员重点介绍了塑像的特点,大概意思就是唐代的艺术重创作,所以细节做得栩栩如生。后期就是抄,不太注重细节了,大概是个样子就行。

继续到了第332号窟,塑像的胎体是原作的,但是颜色是后面朝代人补的,且这个窟有石碑史料记载,不需要研究员们去考古推测猜想。不过石碑已经断成两截,讲解员说,当时俄国十月革命,一些白俄人战败了逃了过来被甘肃省政府抓住了,关押到莫高窟里,结果人家不爽就砸了。
接下来就是大头,第17号窟藏经洞。最初,这个洞原是,唐朝洪辩和尚修行的禅室,洪辩溘然归化,弟子悟真等在其生前禅室塑其尊像以便时时凭吊,其尊像内中空,放置了其骨灰袋。至于为什么成了藏经洞,讲解员说,大概是西夏攻占沙州前,三界寺(今莫高窟)僧人为了保护珍贵的佛教文物将大量佛经、佛画、法器以及宗教社会文书秘藏于此,并封住洞口,并在外墙绘制了壁画。

和第17号窟挨着的就是第16号窟,又称吴僧统窟。17号窟其实是在16号窟的甬道侧开凿的一个禅室。
从16号窟出来,就往反方向走去参观第23号窟。这个窟里开建于盛唐时期,最值得观赏的就是壁画,也是这次参观的第一个壁画内容是经变图 -- 法华经变图。



继续往前走是第257号窟。这时候已经穿越回到了南北朝北魏时期,泥胎塑像是当时的原作,讲解员尤其指出了塑像上蓝色的部分,蓝色的颜料都是蓝宝石磨成了粉,过了一千多年还是艳丽夺目。另外在这里看到了最早期的飞天的形象,长的就像印度阿三哥。随着佛教的本土化,飞天的形象慢慢开始附和汉人的审美也就是我们现在了解的样子。在257窟中还有一幅壁画,讲述的是九色鹿的故事,壁画左边部分讲九色鹿救了一个人,右边部分是王后做梦,然后怂恿了国王去捕捉九色鹿,中间就是高潮部分,国王和九色鹿的过招。壁画一反常态,不是从左到右讲述故事,而是从两边像中间靠拢。
接下来往前走到了第249号窟,这是西魏时期的作品。这个窟的壁画内容丰富,我能记下来的就几种:
为了表现风的形象,古人画了几个电风扇的扇叶天地人三皇西王母的老相好是东华帝君再往前面走是第237号窟,这时候又回到了中唐时期,壁画的内容我就记住了反弹琵琶的造型,然后里面有整个莫高窟里面最小的飞天的形象。
大头戏来了,第96号窟,据说是世界上第三大佛像,相传,武则天当时为了取代李氏王朝,在宗教信仰上崇尚佛教,当时敦煌本地官员为了迎合其兴趣,压迫百姓兴建了这座大佛,意指武则天的佛家法身。

最后参观了第148号窟,最大的卧佛。在主题电影里面也看到了类似的场景。它周围的壁画反映了涅槃经变图。

十二个洞窟参观完毕,大家就自由活动,不过因为人少,怕回去的车要等半天,就走马观花的溜达一圈赶紧去坐大巴车了。这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了,当时的我没有吃中饭,在零下10度的莫高窟,真是两手冻得发麻。在车上等了会就坐满了,回到了数展中心,出来后就赶紧打车去了下一站,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月牙

十二月来就一个字,真香!门票半价,进去后,一眼望去就没几号人。在入口处花了15块租了鞋套,事实证明,15块它租不了失望,它租不了后悔。
整个景区游玩范围其实不大,沿着马路边走,首先看到的就是一片沙山。偶尔还能看到骆驼小队,100/人,我没坐。

路行一半,就看到路旁一颗干枯的树 -- 夫妻柳(景区地图上说的)。继续往前走,经过一片芦苇荡,就看到了月牙泉和旁边的阁楼建筑。此时,月牙泉已经结冰了,芦苇荡还是那个酱紫。在里面晃荡了一圈就开始挑战鸣沙山了。我很怂的选择了常规路线,沿着绳索跟着大家往上爬,到山上去坐等1个小时后的日落。今天天气不错,太阳高照,不像十月在张掖七彩丹霞,啥也没看到。但是,我最终发现,第一次拍日落,竟然不知道要拍哪,一脸懵逼。

等太阳落山后,就慢慢往回走了,又路过了夫妻柳,不说了,掏出相机拍个,然后意识到,我一个单身狗为啥要拍这个,给自己找不自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