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妈贵姓?(中)| 香蕉很大(香蕉你个补呐呐)

你妈贵姓?(中)| 香蕉很大(香蕉你个补呐呐)

姓氏这个东西很好玩,有时候很值得深究一下。之前看过一部港片叫《寻秦记》,黄易小说改编的,剧里真的嬴政死在了回秦国的路上,后面是由赵盘冒名顶替的。这个设计有点意思,黄易果然是读过书的人,没有辱没了香港中文大学毕业的文凭。秦王政,赢姓,赵氏,名政,史记上就叫他赵政,所以找赵盘顶替嬴政没毛病。

你妈贵姓?(中)| 香蕉很大(香蕉你个补呐呐)

我之前有个朋友姓颜,每次见面都跟我强调一遍她是颜回多少代孙。咳咳,先不说孔圣人那边族谱能不能顺全了,如果她家真像她说的传承有序,难道族谱没告诉她,她本该姓曹吗?颜回,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关于这个氏是怎么升级为姓的,我昨天文章讲过了,在此不赘述。

其实她每次这么强调姓氏的时候,我都想给她怼回去,我本人姓的谭,有说谭姓是来自姒姓,就是大禹原来的那个姓,大禹这个禹是他治水有功舜赐的姓,后来周天子分封诸侯,姒姓封于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结果齐桓公公子小白(姜姓,吕氏 ,名小白)春秋五霸第一霸,给谭国霸占了,谭国国君出逃,为避追杀,后世就用了国为姓,姓谭。齐桓公死的时候是公元前643年,孔子出生要到公元前551年,颜回是公元前521年,他十三岁才拜孔子为师,即公元前508年,那么照这个算,我祖宗可比这位颜小姐祖宗往前150年呢。哼,吓唬谁呢,说实话,比历史悠久,也就怕过姓姬姓姜那些。嗨,吹牛逼,谁不回来啊,何况咱还读过两天书。

姓氏稍微一深究就拔出萝卜带着泥,更可看到大家族之间的盘根错节。这个最经典的就是红楼梦了,荣宁二府。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贾家)。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史家)。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王家)。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薛家)。我发现这四大家族好像啥时候都流行,到民国最鼎盛的是蒋宋孔陈。孔家就是孔子那个孔,孔祥熙是孔子第75代孙,人家在族谱上呢。当然这个四大家族都是就黄历了,能从民国延续到现在,我记忆中只知道荣家。别和我扯啥隐世家族,你当玄幻小说呢,都隐世了,我哪知道去。

聊的稍微有点跑题,我们往回拉拉,找个文化名人,金庸老先生,写武侠小说的,本名查良镛。查姓来自春秋楚国大夫封在查邑,后来就用了采邑之地为姓氏了。至于金庸老先生我只能查到祖上到清代,查家在清代“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再往上我就没辙了。

金庸老先生和写《再别康桥》的徐志摩是表兄弟,金庸生母徐禄是徐志摩的父亲最小的堂妹。金庸和诗人穆旦同宗,穆旦原名查良铮。说到这了就顺便聊一下字辈,就是同宗一个辈分的人名字通常有个字是相同的,现在不流行修族谱了,所以这也就少见了。不过回看历史上皇帝的名字就是很好的例子,一抓一大把,比如明朝是按木火土金水五行轮转: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宪宗(朱见深)、孝宗(朱祐樘)、武宗(朱厚燳)、穆宗(朱载垕)、神宗(朱翊钧)、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这种藏在偏旁里的属于很高级的了,通常民间就是采用诗句、对联等。

1919年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由中华民国内务部备案续立二十字二十辈,属于有官方备案的族谱,朝廷认证的,几次订定的行辈字计五十字五十辈,为五十六代到一百零五代,依次为:希言公彦承弘(宏)闻贞尚胤(衍)、兴毓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说几个有名的,比如孔祥熙(祥字辈)、孔令辉(令字辈)、孟广美(广字辈)、孔繁森(繁字辈)。

说回金庸老先生,他还有个特别有名的表外甥女叫琼瑶,琼瑶本名陈喆。早年间金庸先生的堂姐查良敏嫁给了琼瑶的三舅袁行云。顺便说一下,金庸和钱学森先生也能轮上亲戚,钱学森的夫人蒋英是金庸的表姐。你要感兴趣可以继续挖挖钱家,那更是牛逼的不行,三钱(钱学森、钱三强、钱穆)外加一个钱钟书都是亲族。

结束前多句嘴,覃这个真的不姓谭,人家读qin二声(琴)!最早出自于诗经,有蔓延之意,诗经.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确实有听说,覃是谭姓避祸时改的,我无从可考,我个人比倾向覃是以职业为姓,覃的本义为有塞盖的酿酒坛或者盛酒陶坛。还有上面人家金庸老先生那个姓,念查zha一声,不念cha。金老先生小说里那个任我行,姓ren二声(仁),不念ren四声;还有小说里到底是裘千尺还是仇千尺,我也分不清,但是同一都读qiu二声。

姓氏读错了音的多了去了,比如宋代大儒种放,人家不姓zhong四声,这里得念chong二声(虫)。明成祖永乐年间锦衣卫指挥使纪纲,人家那个姓读ji三声(己)。好多人把水浒传里浪子燕青念错了,不念yan四声,倩女幽魂里燕赤霞那个念法是对的,念yan一声(烟)。当然了,还有人念水xu传呢,书名都错了,更何况人名呢。不得不说水浒传里也是个重灾区,比如解珍解宝两兄弟,人家姓xie四声(谢),不念jie三声。

你可以对比一下,看看以下你能念对几个:

“黑”姓,不读hēi(黑) 应读hè(贺)

“区”姓,不读qū(区) 应读ōu(欧)

“华”姓,不读huá(华) 应读huà(画)

“朴”姓,不读bǔ(卜) 应读piáo(瓢)

“芮”姓,不读něi(内) 应读ruì(瑞)

“过”姓,不读guò(过) 应读guō(锅)

“缪”姓,不读móu(缪) 应读miào(妙)

“仉”姓,不读jī(几) 应读zhǎng(掌)

“斗”姓,不读dǒu(抖) 应读dòu(豆)

“盖”姓,不读gài(概) 应读gě(葛)

“乐”姓,不读lè(勒) 应读yuè(月)

“单”姓,不读dān(单) 应读shàn(善)

“员”姓,不读yuán(元) 应读yùn(运)

“哈”娃,不读hā(哈阴) 应读hǎ(哈上)

“召”姓,不读zhào(召) 应读shào(绍)

“舍”姓,不读shě(舍) 应读shè(社)

“万俟”复姓, 不读wànqí(万其) 应读mòqí(末其)

“澹台”复姓,不读dàntái(旦台) 应读tántái(谈台)

“尉迟”复姓,不读wèichí(位迟) 应读yùchí(玉迟)

其实这类姓念错,一是很多名字年代有些久远,正确读音带跑了;二就是不常见,不过基本这类容易读错的,深究历史都挺悠久的。比如姓乐的,这个就是我们昨天说的以职业为姓氏,祖上最早是搞音乐的,所以在这里读yue。战国时期燕(音同烟)国名将乐毅,再强调了一下,这个就是典型后代以氏代替姓的,因为乐毅是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搞不清楚的请复习昨天的内容。

再挑一个,比如华姓,再强调一次,念hua一声(画),通常认为源自春秋时期宋国宋戴公封子孙于华邑,后来就以封邑为氏,然后氏又进而姓,在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记载:“宋戴公孙督,字华父,相宋公,因自立为华氏,华督、华元、华定、华亥,并为宋卿。” 当然还有其他的说法,比如跟我这个姓氏同源,姓姒,出自夏朝仲康封观于西岳华山,属于以居邑名为氏。又因姒姓与子姓的祖先同出一源,你要说姓子也没毛病。也有说,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郑国世子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史籍《春秋公羊传》中记载:“僖公七年夏,郑杀其大夫申侯。其称国以杀何?称孔子国以杀者,君杀大夫之辞也。秋七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世子款、郑世子华,盟于宁毋。” 最后一句话是关键,会盟!就跟现在G7开会一样,郑世子华,就是郑文公捷的二儿子太子华,在周惠王二十五年(公元前652年)农历1月,他代表郑国,同周王使者、齐桓公小白、宋桓公御、卫文公毁、许男爵、曹昭公班、陈世子款等诸侯国会盟于洮(今山东鄄城),这次会盟,确定了齐桓公的春秋霸主地位,是历史上一次重要的诸侯国会议。这个郑世子华的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为华氏,是为新郑华氏。要这么靠,和姓郑的也能套上关系哦。还有说华氏来自少数名族的,比如满蒙回锡伯都有,这里不细表。

今天扯太远了,中文的姓氏咱就先聊到这儿,明儿咱们聊西方的姓氏。

– END –

欢迎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星期一到星期五不见不散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你妈贵姓?(中)| 香蕉很大(香蕉你个补呐呐) https://www.bxbdf.com/a/98163.shtml

上一篇 2023-06-04 09:26:58
下一篇 2023-06-04 09:33:47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