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2023广州二模题“跨界者”分析解读(跨界作文800字议论文)

【来源:网络。本号尊重原创,公益推荐,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3广州二模题)

语言文字运用 I 为我们讲述了“跨界者”钟扬的故事。在我们身边有勇敢的“跨界者”,也有兀兀穷年做好一件事的“守界者”。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反映你的权衡与取舍。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搬用语言文字运用 I 的材料,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三作文2023广州二模题“跨界者”分析解读(跨界作文800字议论文)

【题目评价】

这是一道教考结合得很好的作文题,甚至比四省联考“这里是中国”做得更好。

首先,从阅读材料而言,虽然都是利用之前的阅读材料作为引子,引出作文题目,但是广州二模利用语用板块的阅读材料,会更加精炼,篇幅也更短,考生处理“读”的材料相对会容易一点,时间上节省一点。而且从试卷结构上,语用的阅读材料更靠近作文板块,学生读写结合的连贯性上会更好一点。

其次,从读写结合的关系来看,广州二模处理得更好。适应性考试的作文题,从现代文阅读中拿出一个“大碰撞”的术语,就引申出地貌的不同,继而引申出祖国之美的不同,这个引申,距离写作的核心点有点远,考生很容易就撇开阅读文本不管,然后独立写作,这样读写结合的目的就达不到,也没有必要多此一举用这样的命题形式。广州二模的作文题,材料的内容中人物“钟扬”是教材中出现的人物,学生非常了解,钟扬的跨界者内涵在文段中讲得很清楚,这跟理解作文材料中“跨界者”的内涵、特点、精神是密切相关的。考生要在写作中论述好“跨界者”的意义价值,读相应的语用的文段就显得非常重要,不可或缺。通过这个文段的阅读,又可以补充作文材料中对“守界者”材料的不足,作文题材料仅仅是用了“兀兀穷年做好一件事”几个字来形容“守界者”,材料比较缺乏,考生可以通过已经知道的资料推断出“守界者”的内涵、特点与精神。学生能够举出一个典型人物,就更加具体体现对“守界者”的理解了。

【题目解析】

一、关于题意理解

本作文题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材料、引导语和写作要求。

(一)对材料的理解

本题材料为一段文字,共两个句子。

第1 个句子:语言文字运用 I 为我们讲述了“跨界者”钟扬的故事。

这个句子提示考生此写作材料与语言文字运用的内容相关,相关点在“跨界者”。

语言文字运用讲述了“跨界者”钟扬的三次“跨界”:大学学习期间,学习无线电电子学专业,横跨“无线电”和“电子学”两大学科;毕业后,因工作需要,从事植物学研究,将无线电电子学的知识应用到分子生物学、进化和生态学的研究中;又因兴趣爱好,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翻译科普作品。这则阅读材料,既清晰地展示了钟扬三次“跨界”——专业“跨界”、学科“跨界”和领域“跨界”,也揭示了钟扬“跨界”的原因——需要与爱好;为考生明确了理解“跨界”的方向,打开了分析“跨界”的思路。

材料中“跨界”的“界”,指的就是边界、界限。“跨界”既可以指不同领域之间的融合,也可以指从一个领域到另一个领域的转移,还可以由考生进行自定义。

第2 个句子:在我们身边有勇敢的“跨界者”,也有兀兀穷年做好一件事的“守界者”。

第2 个句子由两个分句组成。第一个分句承接第1 个句子,点明“跨界者”的两个特征:

一是“我们身边”,并不神秘,也不特殊,以引导考生联系身边现实、结合社会时代,展开分析思考;

二是“勇敢”,强调“跨界”需要勇气,跳出自身的舒适区,属于一种勇敢的行为。第二个分句,提出“跨界者”的对立面——“守界者”,并以“兀兀穷年”高度概括了“守界者”的特点。“兀兀穷年”出自唐代韩愈的《进学解》,用以形容人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年复一年地坚持做好一件事,突出了持之以恒、始终如一的坚守精神。

材料中的两句话,虽没有呈现观点,但通过“勇敢”和“兀兀穷年”同时表达了对“跨界者”与“守界者”的敬意。

综上所述,对材料的解读应该强调以下两点:“跨界者”与“跨界”,有着“跨”的勇毅、突破、发展、创新等,值得尊敬;“守界者”与“守界”,因为“守”的坚持、沉潜、深探、恒心等,值得尊敬。

高三作文2023广州二模题“跨界者”分析解读(跨界作文800字议论文)

(二)对引导语的理解

本作文题第二段为引导语,规定了写作任务。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反映你的权衡与取舍。

(1)结合材料。

“结合材料”,有以下两个含义:一是要写作题中的材料为起点,作文的主题要由材料得出;中间要提到材料;结尾要回扣材料。不可置材料于不顾,不可抛开材料写作。二是既要结合材料的内容,也要结合材料的含意、逻辑关系及其情境。材料的内容是指“跨界”与“守界”方面的意义,含意是指材料的启示意义,即哲学意义、抽象意义、类比意义、扩展意义。

值得注意的是,语言文字运用中阅读材料的内容,可以直接提示考生理解“跨界”“跨界者”,也可以间接辅助考生理解“守界”“守界者”,考生可以其为写作的起点,也可以置之不理,自行构建“跨界”与“守界”内涵和外延。

(2)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体现”是指某种性质或现象在某一事物上表现出来。“你”是出题者对考生的代称。“感悟”指感想与领悟,属于形而上的抽象范畴,是内在感触与体悟之结果。“思考”指由此及彼的抽象延伸。“感悟与思考”不必面面俱到,即写出一个方面(感悟与思考之一)皆可。考生要在文章中体现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就要围绕材料提供的“跨界”与“守界”的内容,予以合适的拓展、类比,站在时代的高度,给出青年人应有的思考和回答。

(3)反映你的权衡与取舍

“反映”是指表现出客观事物的本质。“权衡”原指秤锤和秤杆,一般比喻衡量、斟酌,即在对比中展现对不同事物、状态等的比较与考量。“取舍”指要或不要,即要做出判断,要呈现选择的结果,不能模棱两可,不能当“墙头草”,两边倒。考生要在文章中反映自己的“权衡与取舍”,就要围绕材料提供的“跨界”与“守界”的内容,在比较分析中做出选择,要分析选择的背景与前提,阐明选择的理由和依据。

对于写作引导语要整体观照与兼顾:“结合材料”,就是以材料为本,不能断章取义、不能另起炉灶;“感悟与思考”要做到思想积极健康向上、言之有物;“权衡与取舍”要做到观点鲜明,阐释充分,言之有据,言之成理。

(三)对写作要求的理解

写作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写作角度选择、立意确定、标题拟写三个方面提出要求;二是对考生写作态度提出要求,明确反对套作,强调不得搬用语言文字运用 I 的材料,禁止抄袭和保证公平;三是对字数提出要求,不少于800字。

1.选准角度

要求把角度选准,指文章写作的切入角度准确精当。

2.确定立意

一般而言,可从正面立意,也可从反面立意。

就本题而言,更适合从正面立意,即围绕“跨界”与“守界”的核心内容及相关限制条件展开思考。

二、否符合题意

这道作文试题规定了下述四个方面的写作任务:

1.结合材料:要抓住材料的主要内容“跨界”与“守界”及其含意与逻辑展开写作。

2.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有真情实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时代精神,文风端正。

3.反映你的权衡与取舍:有真知灼见,展现全面认识事物、客观分析现象、多角度看待世界的思辨性思维特征。

4.联系现实,结合自身实际、时代社会,谈感悟与思考,完成上述写作任务1 和任务2,即可视为“符合题意”;在此基础上,“内容项”评为一等文,须完成任务5.“内容项”评为一等文中的“一等上”或“一等中”,还必须完成任务4。

要言之,抓住材料的主要内容“跨界”与“守界”,思考什么是“跨界”,什么是“守界”?面对“跨界”与“守界”,有所权衡,有所取舍,在什么情况下做出取舍,为什么这样取舍?在此基础上,由此及彼作拓展,延伸至各行业、领域、界别、哲思,均视为“符合题意”。

高三作文2023广州二模题“跨界者”分析解读(跨界作文800字议论文)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高三作文2023广州二模题“跨界者”分析解读(跨界作文800字议论文) https://www.bxbdf.com/a/97176.shtml

上一篇 2023-06-03 09:19:30
下一篇 2023-06-03 09:30:53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