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要进行同环比
在我们做数据分析的时候,最常用的几个分析套路就是:做对比分析、做下钻细分分析、做归因溯源相关的分析等。
在对比分析中,使用率最高的就是将当前数据与历史数据进行比较(除此之外,也可以和行业比较、和特定值比较等)。

上图是几种不同的较有代表性的历史对比方式。
历史趋势对比:即通过分析该指标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趋势情况,分析指标走势的异常与否;动作前后对比:即通过分析某个特定动作之前和之后的指标情况,判断该动作是否有效(比如营销投放);去年同期对比:分析本期与去年同期的数据差异情况,剔除周期因素从而判断指标异常与否;前一时期对比:分析本期与最相邻的周期的差异。其中第3、4种,就是同比和环比。
因此,同比和环比,主要是用于分析历史对比情况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同环比区别
环比是本期统计数据与上期比较,例如2014年7月份与2014年6月份相比较。
环比一般是用在月、日很少用在年上,主要是对比很短时间内涨幅程度,不过由于行业差异,比如旅游,会受到淡旺季影响。
同比是与历史同时期比较,例如2014年7月份与2013年7月份相比。
同比发展速度主要是为了消除季节变动的影响,用以说明本期发展水平与同期发展水平对比而达到的相对发展速度。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使用这个指标,如某年、某季、某月与同期对比计算的发展速度,就是同比发展速度。
同比和环比,这两者所反映的虽然都是变化速度,但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其反映的内涵是完全不同的;一般来说,环比可以与环比相比较,而不能拿同比与环比相比较;而对于同一个地方,考虑时间纵向上发展趋势的反映,则往往要把同比与环比放在一起进行对照。
同比和环比都是帮助进行历史对比的手段,不同的是,同比算得是12个月的变化率,环比算得是1个月或者一周的变化率。
更长时间的变化率会淹没掉更多的信号,但趋势会更明显,帮助你以更加长远的目光审时度势;更短时间的变化率会保留更多的信号,帮助你看得更准,但代价是其中的其他影响因素更多,需要筛选掉无效信息。
同环比计算公式
1)环比增长率=(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
2)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100%。
怎么做同环比计算
传统计算同环比时一般会使用Excel中的RRI函数,进行多步计算。使用Excel制作图表查看便捷度和联动性较差。做同环比分析我更推荐使用专业的数据分析工具,用这种工具做出来的图表可以使用鼠标点击下钻,与其他图表进行联动,数据处理与图表制作过程相较Excel也更加简便。例如在线数据分析工具九数云,就可以记录你的数据处理步骤,方便多次复用。
做同比环比分析教程
九数云在分类汇总中特意加入了同比与环比的功能,免去了Excel中前期的数据处理铺垫和复杂的函数。
计算环比具体操作
1、导入Excel销售数据文件,需包含字段有【销售日期】、【单次销售额】。

2、使用【排序】功能,按照【销售日期】升序排列。

3、使用【分类汇总】功能,按照【销售日期-年月】分类,将【单次销售额】拖入汇总栏中两次,一次选为【求和】,一次选为【求和-环期】,此时计算出来的结果就为上个月的销售总额。

4、使用【新增字段】功能,计算出环比增长率。(环比增长率=(本期数-上期数)/上期数×100%)

5、制作图表,选择【组合图】,将【日期】、【销售额】和【环比增长率】分别拖入【维度】、【左值轴】和【右值轴】。

计算同比具体操作
1、如果要计算同比,前面2个步骤与环比相同,在第三步【分类汇总】时,将其中一个【单次销售额】选为【求和-同期-年】,即可计算出同比数据。

2、使用【新增字段】功能,计算出同比增长率。(同比增长率=(本期数-同期数)/同期数×100%)

3、制作图表,选择【组合图】,将【日期】、【销售额】和【同比增长率】分别拖入【维度】、【左值轴】和【右值轴】。

希望省时省力,可以选择直接使用九数云的案例模板,看板如链接所示:九数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如何区分环比、同比?(环比与同比的区别例子) https://www.bxbdf.com/a/968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