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乔这个人物在罗贯中先生《三国演义》中其实并为出场过,但被描述成了一个孙刘能否结盟和周瑜是否对抗曹操的关键人物。
诸葛亮为了加速周瑜对抗曹操,故意提出用江东二乔献于曹操,可以保全江东。还将《铜雀台赋》全文在周瑜面前吟诵一遍,赋中出现“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这使得周瑜暴怒,下定决心促成孙刘抗曹,这使得赤壁之战也可以说是为一场为一个女人而引发战争。但是罗贯中先生书中对小乔的介绍仅仅是上述的这些,并没有对小乔的形象进一步进行加工和处理,小乔故事戛然而止。
在《三国演义》中提到的小乔是模糊的人物,罗贯中先生在书中基本是一笔带过。不过近年来电影和影视剧的广泛影响,小乔的形象变的越来越多样化,关于她的故事也是花样繁多让人眼花缭乱。但是对照历史记载,我们却能发现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历史上的小乔并不是我们电视剧和电影所看到的那样子,就连罗贯中先生《三国演义》中也出现与真实历史背道而驰的理解,让我们来看看哪些才是真实的历史。
根据陈寿的《三国志 周瑜传》和《江表传》记载,历史上的“小乔”她的姓氏其实是姓桥,而不是小说中的乔,也就是说这个人其实是叫小桥。在《三国演义》中小乔是周瑜的妻子但是历史上却并非如此,《三国志 周瑜传》原文“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自纳小桥”陈寿使用这个“纳”字,古人常讲“娶妻纳妾”,由此看出小乔并非妻子只不过是周瑜一个小妾。
小说中的《铜雀台赋》。其实历史上叫,该赋一共126字,该赋和诸葛亮朗诵的《铜雀台赋》相比,并未出现“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这句,显然这句是罗贯中先生有意添加的。《登台赋》曹植在公元212年所创作的文章,然而诸葛亮所朗诵的时间是在公元208年,此时曹植还未写出作品如何提前4年前被诸葛亮朗诵呢。更为有意思的是,历史上诸葛亮压根没到过周瑜。
《三国演义》拿出小乔只不过丰富一点剧情,后人为了表达电视剧的爱情属性而杜撰的,可能是受杜牧的“铜雀春深锁二乔”有关。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历史上真实的“小乔”,并非你记忆中的“小乔” https://www.bxbdf.com/a/822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