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心理咨询匠带你进入自己内心的世界,喜欢的关注吧!

文/老K
抑郁症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对于抑郁症患者,我们看似媒体不断加深对抑郁症的报道,很多人也总是讲出自己抑郁的经历。
可事实上,很多抑郁症患者并不希望把自己的抑郁经历公开出来,其中最大的因素就是“病耻感”。

记得早些年看到一个关于介绍”资深抑郁症“长风(也是很多抑郁症论坛的负责人)谈起自己的经历时,他说自己在17岁爆发抑郁症,一开始他因为病耻感并不想讲出自己的抑郁经历,但是随着症状的增加,比如一些躯体化症状甚至木僵,自己不得不让别人知道。
虽然很多人知道了他抑郁症的事实,但他却得到了身边很多人的帮忙:帮忙签个到、帮忙打饭、帮忙完成任务……同学帮助他、老师宽容我。他从那时就发现,公开抑郁症对他有很多好处。

长风演讲
终归说到底,一个人不敢面对自己的抑郁症大多是因为病耻感导致。
一项调查结果表明,47%的精神病患者受到公众不同程度的歧视,被迫调换职业和迁居者分别占34%和26%。学者Pang等人的随访研究还发现,近50%的病人终止治疗与病耻感有关,不难想象,有难以计数的精神病患者由于亲属以及自己的病耻感选择(或被强迫)不去接受治疗。
病耻感也发生在精神病患者面对疾病的各个阶段,即使在治疗和康复之后,患者依然可能会遭受“这个人曾经得过精神分裂症,我们要离他远一点”等类似的歧视与排斥,从而使其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变得更加困难。

承认自己是抑郁症也有利于接纳自己,我们知道森田疗法曾经讲过,要走出神经症要做到接受真实的自己,那么想要接受自己,承认自己患病时第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步。

知乎曾有个提问:抑郁症患者最怕听到那些话?里面最高赞的回答中,有以下这些?
“你就是闲的”。
“你没病,只是自己想太多了”。
“你怎么那么矫情,我以前痛苦的时候可比你惨多了!”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人与人之间就是渴望得到理解和支持,上述那些话语非但体现不出理解的味道,反而让我觉得有点落井下石。

1、总想消除痛苦的感受——经验性回避,正如与焦虑、抑郁、压力、愤怒等情绪抗争;
2、把想法当真,被头脑绑架——认知融合;
3、总是回忆过去或担忧未来——脱离当下;
(⭐️优质心理学和心理成长社区,这里会每日分享优质心理学和精神卫生知识,大家一同成长讨论吧!)
4、武断地给自己贴标签——概念化的自我,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
5、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价值不清;
6、付出很大努力却一无所获,让情况越来越糟——冲动、不动或无效行动。
在接纳与承诺疗法中,第一条是引发痛苦最重要的原因。
所以走出抑郁从承认自己开始有抑郁开始!

如果你有抑郁,可以参考我的专栏,我详细介绍了我自己的康复经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要摆脱抑郁症的束缚,先从承认抑郁开始-我们应该怎样摆脱抑郁症折磨? https://www.bxbdf.com/a/807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