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口下降,上海增长乏力,谁动了一线城市的奶酪?-上海和深圳常住人口哪个多

第一次看到这条新闻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深圳的人口怎么也会出现负增长?

5月8日,深圳发布了2022年的统计公报,一条数据显得特别辣眼睛:截止至2022年末,深圳的常住人口比去年减少了1.98万人。

虽然这个数字不算大,但依旧触目惊心,要知道那可是深圳,全国最年轻的一线城市。自1979年建市以来,深圳的人口一直在攀升,这是其常住人口43年来首次下降。

连深圳的人口都在下降,说明啥问题?

有专家分析了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三年疫情,不少大城市都经历了人口外流。

还有个原因是外贸不景气。众所周知,今年中国的外贸出口不太理想,主要受中美博弈与外企产业链转移的拖累,作为制造业出口基地的珠三角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深圳人口下降,上海增长乏力,谁动了一线城市的奶酪?-上海和深圳常住人口哪个多

第三个原因是房价,有学者认为,未来深圳核心区将全面CBD化,除了少数有钱人,普通人在深圳已经住不起了。高房价与高租金将广大中小企业和普通制造业挤压到周边,人口也自然被带走了。

其实不光是深圳,像上海、北京这样的老牌特大城市,这两年也一直面临严重的人口下滑。

2022年,上海的人口减少了13.54万,北京减少了4.3万。

尤其是上海,不仅人口持续多年负增长,GDP增速也开始放缓。

今年一季度全国各大城市公布了自己的GDP成绩单,全国的平均增长水平为4.5%,而上海仅为3.0%,低于平均水平。其中第二产业的增速更是下降了0.9%。

上海一季度经济答卷不尽如人意,疫情封控与外资转移固然是主要原因。上海是一座外向型工业城市,外商的工业占比高达41%,一旦全球经济有个风吹草动,上海必首当其冲,难以幸免。

类似的问题,在深圳、广州这些沿海一线城市同样明显,全球化成就了他们,如今也在“反噬”着他们。

但除此之外,还有个重要的原因无法忽视,当这些一线的”尖子生“状态下滑的时候,来自二线的”优等生“们已开始发力。

这些城市以中西部省会城市居多,他们凭借各种优势,在内循环经济时代成为了“香饽饽”,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用脚投票“。

先来介绍第一位优等生——合肥。

深圳人口下降,上海增长乏力,谁动了一线城市的奶酪?-上海和深圳常住人口哪个多

在今年一季度GDP成绩单上,合肥的GDP总量为2690.6亿元,同比增长4.8%。在长三角万亿GDP城市中,合肥市一季度GDP增速居第三,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速居第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第四。

虽然这两年的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合肥仍旧是中国过去二十年来,发展最快的省会城市。

从2010年到2020年这十年间,合肥新增了191.3万人口,十年净流入人口超越上海!

就在20年前,合肥有一个外号:中国最大县城。

那时候的合肥连铁路干线都不通,经济总量排在全国80多位,与河南周口、湖北黄冈这些小城市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说它是县城,丝毫不为过。

合肥的地理位置也挺尴尬,虽然勉强能挤进长三角,可位置又太靠里面了。在中国全面拥抱全球化的时代,合肥注定无法和上海、苏州、杭州这些外向型城市相竞争。

虽然合肥有中科大、安徽大学等几十所高校,但只要产业发展不起来,合肥就留不住人才,即便你有再多优质的科技资源也不顶用。

深圳人口下降,上海增长乏力,谁动了一线城市的奶酪?-上海和深圳常住人口哪个多

不过今天的合肥又多了一个新的外号——中国最牛投行。

合肥能获得这样的称号,源于合肥市政府15年前的一项关键投资——押宝液晶显示器巨头京东方。

在京东方到来之前,合肥已经是全国家电生产基地,但缺乏高端的零部件制造业。京东方作为当时国内极具潜力的液晶显示器制造商,正计划建立第六代生产线。

可建设生产线至少需要175亿元投资,京东方自己没那么多钱,找了很多城市寻求合作,不少地方政府都在犹豫。

犹豫的原因也很好理解,2008年正值全球金融危机,京东方去年刚赚7个亿,今年就亏了8个亿,如果换做是你,你敢投吗?

但合肥市政府却看准时机,一举抓住了这个“咸鱼翻身”的机会。

其实当时京东方首选的城市是深圳,之所以最终落户合肥,是因为合肥市政府表现出了更大的诚意与“饥饿感”。

深圳人口下降,上海增长乏力,谁动了一线城市的奶酪?-上海和深圳常住人口哪个多

合肥市政府不仅为京东方选好了土地,并承诺投资60个亿,再加其他战略投资者的30亿,为京东方解决燃眉之急。如果京东方连剩下的钱都搞不定,合肥政府帮忙解决!

当时合肥市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也就300亿,抛开相关基础设施建设费用,仅仅用于投资京东方的钱,将占掉全市20%的财政收入。

事实很快证明,合肥的命运因为这项投资而彻底改变!

两年后,京东方的六代线投产,从此告别了国产液晶显示器依赖外国进口的时代。一年后的2011年,合肥家电产业的规模突破千亿,成为中国最大的家电制造中心,合肥国资委也通过京东方累计获得了150亿元的收入。

投资京东方的成功,开启了合肥的逆袭之路。之后当地政府又以几乎相同的方式,投资了困境中的蔚来汽车,自此在新能源车版图上拥有了一席之地。据说合肥从这笔投资中,总共赚了1000亿。

很多人将合肥的崛起,归功于合肥市政府当年的高瞻远瞩和“胆子大”,有的则干脆归功于运气,这显然忽略了更深层的原因。

传统城市招商引资的方式通常是:给土地,给贷款,再给税收或政策优惠。但合肥市政府的方式更直接,拿出真金白银,成立产业投资基金,把钱投入有潜力的领域,再从企业的未来收入中获取回报。

深圳人口下降,上海增长乏力,谁动了一线城市的奶酪?-上海和深圳常住人口哪个多

而且这种做法,早在2000年左右就开始了,

你可能会问,万一投资失败怎么办,毕竟政府投资是以财政收入作为托底啊!

对此,合肥市政府与投资对象之间签了不少协议,以蔚来汽车为例,合肥市政府给蔚来投资的条件之一,是为合肥打造新能源车产业集群。

另外,蔚来汽车从2020年至2025年总营收要达到4200亿元,总税收不能低于78亿元。创始人不能套现走人,拿到投资后连续两年的汽车交付量不得低于2万辆。

如此一来,投资的安全性就有了一定保障。

说到这你就能明白,为什么其他城市做不到合肥那样。

首先是很多大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缺乏合肥市政府那样的投资意识,他们更习惯于当“地主”,借钱给你花,租地给你用。有借有还,即使还不了至少还有抵押。

而投资模式需要你更主动一些,最重要的是,投资是有风险的,在投资中你是股东,得承担只赔不赚的风险,出去的钱很可能血本无归。

这便是合肥市政府了不起的地方,为了长远发展,改变了地方政府惯有的保守做法,为城市注入了冒险精神与创新活力,合肥也因此赢得了新生。

尽管合肥被认为是过去20年国内发展最快的省会城市,可今年一季度GDP成绩最亮眼的城市不是合肥,而是陕西省省会——西安。

2023年一季度,西安城市GDP增速达到了7.6%,位居全国第一!

如果说合肥当年的崛起要感谢京东方,那么西安的发展则得感谢比亚迪。

深圳人口下降,上海增长乏力,谁动了一线城市的奶酪?-上海和深圳常住人口哪个多

比亚迪于2022年成为全球新能源车销量冠军,西安也以101.55万的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越上海成为全国新能源汽车产能最大的城市。

很多人都知道比亚迪早期有一款轿车,名字叫秦。

为啥叫这个名字?这多少和它的发源地有关。

20年前,比亚迪收购了西安秦川汽车有限责任公司,并从此落户西安。当时的比亚迪还是不起眼的存在,没有人会想到,20年后的今天,比亚迪会成为全球新能源车巨头,2022年销量同比增长208.64%,连特斯拉都被甩到了后面。

产业发展也带动了人口的新增,2022年,西安的新增人口超过12万,增量位居全国第四。

那么,西安的崛起仅仅靠比亚迪吗?当然不是。

事实上,西安自2016年以来,高新企业数量增长了374%。2021年,西安的研发投入强度为5.05%,仅次于北京和深圳,位居全国第三。

另外,西安还有个鲜为人知的优势——这里是全国高校密度与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城市。2023年西安在校大学生数量已经突破百万!

目前,西安总共有高等教育学校75所。其中985高校2所,211高校7所,研究生培养机构43所,两院院士60余人,是全国五大科研中心之一。

深圳人口下降,上海增长乏力,谁动了一线城市的奶酪?-上海和深圳常住人口哪个多

所以,西安能在GDP增速上一骑绝尘,比亚迪固然是重要推力,但更离不开这座城市常年的厚积薄发,是雄厚的科研基础外加全新的赛道,点燃了西安腾飞的引擎。

说到这你可能会问,像西安、合肥这样成功的城市,都是因为押对了产业,再加上原本家底厚实,科研机构和高校全都集中在那儿。要是我没有那么厚的家底,运气也一般般,是不是没机会翻身了?

那就看下一座城市——长沙。

在2022年各大城市交出的经济答卷中,长沙是当之无愧的学霸。

首先是人口增量。截至2022年年末,长沙市常住总人口1042.06万人,相较于2021年年末增加了18.13万人,在全国排名第一。

另外,2022年长沙GDP的增速达4.5%,在全国24座“万亿元城市”中排名第一。

是什么让长沙成为了2022年人口增速+GDP增速双料冠军?

深圳人口下降,上海增长乏力,谁动了一线城市的奶酪?-上海和深圳常住人口哪个多

长沙没有特别发达的新兴产业。目前,长沙的A股上市公司达到了84家,总市值约1.1万亿元。在这些上市公司中,以工业设备与电气设备居多,两者都属于传统制造业。

像这类传统行业,短期内不可能给城市带来高速增长。而且设备行业的周期性强,会阶段性地经历低迷期。

长沙能够靠这些传统工业做到全国第一,无非是两个字:坚持。

从上世纪90年代起,长沙就致力于发展装备制造业,过程中几经起伏,但长沙始终没有放弃。

当其他城市纷纷布局互联网、半导体、新能源这些新兴产业的时候,长沙却坚守着传统赛道。当其他城市与时间赛跑的时候,长沙选择做时间的朋友。

如今,长沙的坚持获得了回报,三一重工、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这些世界级工程机械巨头,都把生产基地放在了长沙,一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已经形成。长沙的工业机械总产值占中国的27.5%,全球的7.2%,产品销往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

当然,长沙能吸引那么多人口流入,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这里的房价低!

目前长沙市房子的均价为1.2万元/㎡,在24座万亿城市中排名垫底。

据专家的测算,在北上广深,你得不吃不喝35年才能买得起一套房,而在长沙仅需6.4年。

长沙的房价如此友好,自然让各地人才趋之若鹜,而长沙市政府的调控政策更是功不可没。

深圳人口下降,上海增长乏力,谁动了一线城市的奶酪?-上海和深圳常住人口哪个多

早在2016年,长沙市政府便出台所谓“房七条”,包括价格信息公开、严查投机炒房、曝光违规企业等措施,禁止炒房,限购、限贷、限售。

而当其他城市纷纷限制土地供应的时候,长沙市并没有“随大流”,除了增加城市土地供应量,长沙市政府还提供多种住房供应渠道,包括商品房、动迁安置房、公租房等等,甚至还允许单位自建房。

长沙也是一座值得玩味的城市,它是千年历史名城,拥有28家4A、5A级景区,还有大量的时尚商圈,网红品牌,将这座城市打造成文旅消费胜地。著名的湖南卫视,芒果TV总部都在这里,娱乐精神已经在长沙深深地扎根。

无论合肥、西安还是长沙,这些中西部城市的崛起,对我们又意味着什么呢?

首先我们应当看到,目前中国的人口红利正逐渐消失,人口负增长将成为长期趋势。

这就意味着,各大城市的“抢人大战”,已从增量阶段进入到存量阶段,这势必导致城市间的竞争越来越卷,地方政府为吸引人口流入,也将无所不用其极。

这会给企业家更大的选择空间,城市间的竞争越激烈,地方政府就会想尽办法制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企业家进入,企业也可能获得更多的政策优惠。

深圳人口下降,上海增长乏力,谁动了一线城市的奶酪?-上海和深圳常住人口哪个多

另外,随着逆全球化时代的到来,沿海地区不再是永远的香饽饽。中西部地区凭借成本和环境优势,正吸引越来越多的高端产业落地生根。像成都和西安这些西部城市,都是内循环经济下的佼佼者。

当然,这也得感谢咱们中国有着广阔的战略纵深,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广袤的内陆都为我们祖国的安全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弹性,使我们能够抵御各种外来冲击与不确定性。

所以,城市间的竞争,归根到底还是产业的竞争。回顾近十年二十年崛起的城市,不是抓住了风口,就是在一个有前途的领域里持续深耕。

那要是我实在没有高大上的产业怎么办?

还可以学学淄博,把最接地气的烧烤也玩出花样来,打造自己的城市名片,也不失为一个选择。

城市间的均衡发展,源于产业的均衡发展,这里的均衡,不是让大家一股脑都去发展高精尖,而是你玩你的高科技,我搞我的接地气。各取所需,各得其所。

深圳人口下降,上海增长乏力,谁动了一线城市的奶酪?-上海和深圳常住人口哪个多

我写上一篇文章《生在韩国:活到老,卷到老》里就说过,一个社会要想走出内卷,就得尽可能实现均衡发展。

有一位读者给我留言,说中国有14亿人口,三千多所大学。而韩国只有5000万人,207所大学,中国大学数量是韩国的28倍,大学数量只有韩国的16倍,为啥韩国学生的升学压力反而更大?

原因就在于,韩国绝大多数高等学府,都集中在首尔都市圈附近。而中国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到华中,西南、西北,都分布着大量高校与科研院所,中国的孩子再怎么卷,也不必挤破头皮往一个地方考!

同样,如果你已经踏入社会,也能从城市的均衡发展中受益。不同的城市,意味着不同的活法。如果你生来就是卷王,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成为人上人,那不妨来北上广深,那里每天都有硬仗要打。

如果你身怀绝技,想实现人生的弯道超车,那不妨去那些崛起中的省会城市,那里有新的行业,新的赛道等着你振翅高飞,房价与生活成本却又相对友好,不必像北上广深那样卷到未老先衰。

当然,你若实在卷不动了,还有淄博这样的城市等着你,让你尽情撸串,体验充满人情味的服务,让你明白生活除了升职加薪,还有一些更宝贵的东西,比如松弛感与烟火气。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深圳人口下降,上海增长乏力,谁动了一线城市的奶酪?-上海和深圳常住人口哪个多 https://www.bxbdf.com/a/78719.shtml

上一篇 2023-05-23 14:17:12
下一篇 2023-05-23 14:19:10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