颇具朱棣特色的封贡制度-朱棣大封功臣

第十六章:瞎折腾的朱棣(四)——封贡(上)

说到朱棣,在他的时期一件盛举——郑和下西洋是绕不开的。

颇具朱棣特色的封贡制度-朱棣大封功臣

作为中华民族与世界交往的盛事——郑和七下西洋,其中有六次都是在朱棣时期进行的。郑和船队规模庞大,船队人员高达两万以上,因此每一次航行耗费都是非常巨大的,没有国家的鼎力支持是不可能成行的。

郑和下西洋的举动在明朝时期也是具有非比寻常的重大意义的,它标志着朱元璋时期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出现了松动的迹象,原本被朱元璋关闭的华夏与世界交往的大门被撬开了一条缝。

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朱元璋关闭了苏州太仓市黄渡镇的市舶司并下令:‘凡番舶至太仓者,令军卫有司同封籍其数,送赴京

其后朱元璋逐步关闭了各地市舶司禁止了官方外贸,随后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朱元璋颁布了禁海令——片板不得下海,并且禁止民间购买外国商品。

颇具朱棣特色的封贡制度-朱棣大封功臣

就此明朝开始了全面的闭关锁国,自唐朝以来日益繁荣的海上贸易被彻底禁绝。

华夏早在先秦时就已经通过西南的海上丝绸之路与外界保持着联系,而在世界海运日益发达的时期,关起来门来不与外界进行任何交流显然也并不实际更何况明朝当时并没有非得闭关锁国的理由和紧迫性。

正是由于朱元璋的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导致已经20余年外国船只不敢进入中国的港口。所以明朝需要拿出实际行动来主动走出去,向世界表明明朝已经重新对外开放了。

所以光从郑和下西洋恢复了中华民族与外界的联系这一点看,就是必须该进行的,是非常正确的。

可是朱棣不惜血本地派遣郑和下西洋,他的目的又是什么呢?

颇具朱棣特色的封贡制度-朱棣大封功臣

《明史·郑和传》中对此给出了两个答案: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一个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朱允炆,一个是为了对外耀武扬威。

呃?真的仅仅是这样吗?

翻看《明史》,码字的发现了一个有趣的事情。

自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朱元璋以日本无表的理由拒绝了其入贡后,日本便一直没有再出现在向明朝进贡的国家名单中;一直到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日本才再一次地出现在了入贡的国家里。

而朱元璋全面海禁正是在公元1381年,因此说海禁针对的是日本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是为何其后即便是倭患解决了,明朝却一直拒绝日本入贡。

颇具朱棣特色的封贡制度-朱棣大封功臣第三代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满(公元1368年-公元1394年在位)

据说是因为日本特殊的幕府体制,因此日本朝贡团的文书都是幕府将军这个日本的实际统治者而非天皇具名,这令朱元璋不能接收。但是码字的发现安南、朝鲜都被朱元璋以各种理由禁止朝贡过,但是其后它们都很快便重新到明朝朝贡。

因此日本到底是为何被朱元璋一直拒绝朝贡,这个还需要更加权威的资料才能解答。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70%
举报/反馈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颇具朱棣特色的封贡制度-朱棣大封功臣 https://www.bxbdf.com/a/76488.shtml

上一篇 2023-05-22 17:11:36
下一篇 2023-05-22 17:27:27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