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朱元璋的具体死亡时间,长久以来有各种说法,一说是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闰五月初五,一说是闰五月初十等等。据《明史·太祖本纪》中的记载,“闰月癸未,帝疾大渐。乙酉,崩于西宫,年七十有一。”
这应该是比较权威的说法,“乙酉”是闰五年初十。去世时间虽造成了一定的争议,但朱元璋下葬时间却记载了很清楚,“辛卯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建文元年。是日,葬高皇帝于孝陵,诏行三年丧。”

“辛卯”的时间是闰五月十六日。这里面引发了一个问题,堂堂大明开国之君,为何短短几天就下葬了。下葬就下葬吧,可朱允炆还做了一件怪事,大摆迷魂阵,出殡时十三座城门抬出了十三口棺材,没人知道究竟哪口棺材躺着朱元璋,“而发引,各门下葬。”
要解答这样做的原因,要从朱元璋的遗诏中去寻找答案。在朱元璋的遗诏中,有这样一句话,“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意思是说,在外的藩王就不要来奔丧,待在封地里祭拜一下就可以了。

朱元璋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不能让拥兵自重的藩王回京师。所以,当实力最强的燕王听说侄子匆匆就把朱元璋下葬,让他很不满。于是,朱棣以给父亲奔丧为名,快马加鞭往南京赶,“燕王入临,将至淮安”。再后来,到了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以朱允炆大不敬为自己篡位找到了一个理由,“故燕王移檄,亦有此句,且指以为罪。则葬之的据甚明。”
显然,速葬朱元璋是一个昏招,朱允炆这样做也有不得已的苦衷,真正的原因已经难以考证。有人说,朱元璋驾崩时,南京气温已经很高,如果不尽快下葬就会尸体腐烂。这个理由显然站不住脚跟,古代皇宫地窖里都有存有大量冰块,完全可以使用冰块来降温。

也有人说,朱允炆这样做是混淆视听,朱元璋不是葬在明孝陵,而是葬在了朝天宫。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朱元璋下葬不久南京城就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明孝陵内每到深夜就传出女人的哭声,原来是马皇后在独守一座空坟,极度悲伤的缘故。总之,关于朱允炆为何如此着急将朱元璋下葬,至今众说纷纭,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参考资料:《明史·太祖本纪》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朱棣还在奔丧路上,为何朱允炆就匆匆将朱元璋下葬?原因至今成谜-杀掉建文帝朱允炆的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几个儿子 https://www.bxbdf.com/a/7632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