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从真我APP内截屏了减脂相关的数据:

下面带大家分析下这些数据:(小编不是专业人士,很多数据也无从下手哟~望见谅!)
体重:身体的总质量。体重的正常范围(标准体重)有多种衡量方法。如按BMI(体质指数)、按身高和性别等。网上流传甚广的是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但这些衡量方法都有些过于简单化。我们的体重正常范围采用了先计算标准体重,再根据标准体重±10%计算体重正常范围的算法。标准体重的计算我们结合了世卫组织的BMI法和中国人体的大数据,提出了标准体重计算系数的模式。即先根据性别和身高选定最佳系数,再用这个系数计算标准体重,最后根据标准体重的±10%提出体重的正常范围。这套算法是我们和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比现有的“一刀切”的划分法更适合不同人的情况。
男性:(身高cm-80)×70﹪=标准体重
女性:(身高cm-70)×60﹪=标准体重
肥胖等级:在肥胖人群中,为了细致划分,我们又根据BMI情况分出了肥胖I级、肥胖II级和肥胖III级。这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划分法
肥胖I级 30<=BMI<35
肥胖II级 35<=BMI<40
肥胖III级 40<=BMI
脂肪:人体内脂肪的重量。其正常范围主要依据体脂率而定。
体脂率:人体内脂肪的比例。体脂率的正常范围在全世界都没有统一的标准。一些国内外体脂秤厂家采用了简单的一刀切划分法:男性10-20%,女性20-30%。但这种方法明显没有考虑年龄的差异,因为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脂肪的堆积是自然增加,这是不可避免的,年老的人再套用年轻人的体脂率标准是不合适的。为此,我们查了很多资料,最终确定使用一套按年龄、性别动态调整的体脂率标准。这个标准是纽约肥胖问题研究所提出的,可参见《美国临床营养月刊》American Jour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2000;72:694–701. Printed in USA. © 2000 AmericanSociety for Clinical Nutrition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标准表示分人种的,其中黄种人(亚洲人)的标准如下:

普遍算法:
体脂率计算公式测算
体脂率=1.2×BMI+0.23×年龄 – 5.4 – 10.8×性别
(男为1,女为0)
骨骼肌:负责肢体运动的肌肉,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肌肉。主要分布在四肢。骨骼肌的正常范围国内外也没有固定算法,我们按照标准体重×性别系数×±10%而来。这个性别系数与肌肉有所不同。
水分:全身水分的重量。水是人体最多的成分,各种医学材料指出,人体水分含量在55%-60%之间。一般采用人体的60%作为水分的理想值,再此基础上±10%作为正常范围。
蛋白质:是人体的主要营养成分和器官的组成材料。大约在人体体重的14%-17%之间,我们以此作为正常比例。
骨量:骨骼的重量。骨骼90%的重量由钙质构成,而全身的无机盐95%以上堆积在骨骼中,所以,骨量也可大致代表全身的无机盐重量。正常范围是体重的4.5%-5.5%。
内脏脂肪指数:内脏脂肪是人体躯干部分堆积在腹部皮下和内脏器官表面的脂肪,它的多少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密切的联系,是非常危险的一类脂肪。
内脏脂肪一般用指数形式表示堆积的程度。国际上普遍以CT断面扫描而得的内脏脂肪面积作为内脏脂肪测量的金标准。有110cm²和130cm²两个分界点之说。电阻抗法的体成分测量设备无法直接扫描内脏脂肪面积,但可以根据躯干部分阻抗得出与内脏脂肪的相关关系。我们的数学模型中包含这部分,根据我们的模型,内脏脂肪指数定为10以下为正常(相当于内脏脂肪面积110cm²以下),14以上为危险(相当于内脏脂肪面积130cm²及以上)。
BMI(体质指数),这个是体型的一种反映。其计算公式是:
BMI = 体重(kg)÷身高(m)平方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全球标准是18.5-25为正常,我们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的建议,采用18.5-24(男女不限)作为统一标准。
基础代谢,即基础代谢率(BMR),是指人体在清醒而又极端安静的状态下,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影响时消耗的能量的速度,用千卡(kcal)作为单位,这个数据是指定膳食处方的依据。
基础代谢率的计算有多种公式,如体表面积法、体重查表法等。我们采用了清华大学联合课题组提出的综合计算方法,即综合考虑体重、身高、年龄、性别,代入到一个公式中计算。这比体表面积法计算出来的稍低。
身体年龄:指从体成分构成看,您的身体相当于哪个年龄的平均水平。这是因为人体的活动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肌肉含量,肌肉含量越多、脂肪含量越少,活动能力越强。我们为每种体成分赋予一定的权重和分值,我们就是根据各种成分的加权平均分值,来计算您的评分和身体年龄。因此二者有正相关关系,健康评分越高,身体年龄越低。当然,为避免影响一些人的情绪,我们设定了极限值。身体年龄最大偏差不超过实际年龄5岁。
评分:就是健康综合评分,从身体成分计算而来。各种成分我们都赋予了一定权重,肌肉权重最大,其次是脂肪。肌肉含量越多、脂肪含量越少(在正常范围内)得分越高。如上所述,与身体年龄呈正相关关系。
体型判定:为了直观地表示人体的胖瘦,我们提出“体型”这一概念。
我们采用体脂百分比(体脂率)和体质指数(BMI)联合评估法来判断人的体型。这是比单纯看体重或BMI更科学的方法。根据体脂百分比的低、中、高三等级和BMI的低、正常、高三个等级,将人划分为9个体型:

希望可以帮到你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求体脂秤各数据的计算公式 ?(体脂秤各项数据怎么得到的) https://www.bxbdf.com/a/7094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