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光盘行动”日渐普及,越来越多的餐饮机构将控制餐饮浪费纳入常态化长效机制中,在企业与学校的食堂中,小份菜、半份菜等少量多样的就餐形式变得更加流行起来。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中信大厦、山东大学(威海)食堂,看企业员工、在校师生与食堂运营人员如何一同厉行节约,杜绝餐饮浪费行为。
■场景一:小份菜受欢迎
时间:4月14日中午11时40分
地点:中信大厦4楼食堂
走进中信大厦4楼,前来就餐的大厦员工已排起了队,跟随着食堂内飘来的饭菜香气,人流缓缓进入食堂。
“给我来份小炒花菜,一份鱼香茄子、一个鸡腿,再拿两个花卷吧……”点餐台前,大家的餐盘中一般是人均2到3个菜品,再加上主食和汤饮。
“吃饭都是自己花钱,谁也不会故意浪费。别看餐盘里花样多,但都是小份菜,同样的价格能吃到更多口味,也不会因为太多的菜量吃不完导致浪费。”食堂相关负责人李秀娟说。
记者看到,食堂里各处墙面上张贴悬挂着各种健康饮食、避免浪费的标语海报,就餐结束的员工自觉将“光盘”端到收餐处,偶有人餐盘内有剩余食物,负责回收的食堂员工也会发出善意的提醒。
“一中午下来,大厦这么多人,食堂的餐余垃圾全部加起来,还不到半桶。”收餐处工作人员说。
■场景二:就餐学生“光盘率”达95%以上
时间:4月16日中午12时30分
地点:山东大学(威海)泰园食堂
大多数学生都自觉践行“光盘行动”。
“阿姨,我要一勺荷塘小炒,再要一勺清炒土豆丝……”随着泰园食堂2楼的打菜工作人员手中铁勺上下翻飞,一位学生很快便打了一盘丰盛的菜肴。一看价格,只花了两元多。
“我们这个食堂几年来一直都有小份菜的制度,像这种素菜,打一小份只需要5毛钱就够了。学生吃饭便宜了,也更容易控制量,不会导致菜太多吃不完。”山东大学(威海)饮食管理服务中心的于承志说。
据介绍,每年大一新生入校后,校团委都会组织学生志愿者在食堂内巡逻,宣传勤俭节约的良好传统,杜绝浪费现象,各个食堂内的醒目位置也都张贴着珍视粮食的宣传海报。饮食管理服务中心还会不定期检查食堂统计的泔水量和就餐学生的“光盘率”,并分析数据对菜品口味做针对性改进。现在山大(威海)校园内4个学生食堂加2个教职工食堂的“光盘行动”已取得了显着成效,就餐学生“光盘率”达到95%以上,一中午单个食堂5000余人用餐后的餐余垃圾,往往就刚装满一个不到1米高的泔水桶。
“下半学期,我们会继续发动学生志愿者加大宣传力度,让‘光盘行动’成为学生的自觉习惯。”于承志说。
来源:Hi威海客户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威海文明用餐“新食尚”(威海市文明单位名单) https://www.bxbdf.com/a/5559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