辄(zhe)筋穴属足少阳胆经,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具有疏肝和胃、平喘降逆、理气止痛之功效。根据其穴性,现临床常用于治疗西医学中的胸膜炎、肋间神经痛、乳腺炎、支气管哮喘、胸侧组织损伤等。
本穴首见于《针灸甲乙经》:“辄筋,在腋下三寸,复前行一寸,著胁”。
辄原指车两旁靠板,筋即筋肉,此穴当胸胁筋骨之间,故名辄筋。别名神光、胆募。
【定位】
在胸外侧区,第四肋间隙中,在腋中线前1寸,见下图

图来自梁繁荣王华主编的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针灸学新世纪第四版
【解剖】
在胸大肌外缘,有前锯肌和肋间内、外肌;有胸外侧动、静脉;布有第4肋间神经外侧皮支。
【针刺时针尖经过组织】
皮肤→皮下组织→前锯肌(→肋间外肌)。
【取穴方法】
正坐或侧卧位。于胸外侧区,第四肋间隙中,在腋中线前1寸处取穴。
【主治病证】
1、胸满、气喘;
2、呕吐、吞酸;
3、胁痛、腋肿、肩背痛。
【操作方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不可深刺,以免伤及内部重要脏器。可灸。
【常用配伍】
1、配阳陵泉、支沟,治胸胁疼痛。
2、配膻中、阳陵泉、支沟、外关,治胸胁疼痛。
3、配肺俞、定喘、孔最、尺泽,治喘息不得卧。
【日常保健】
辄筋穴位于胸侧部,属足少阳胆经,根据中医“腧穴所在,主治所在”“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理论,刺激该穴可辅助治疗胸胁痛、气喘、呕吐等病证。具体方法:用食指或中指指腹揉按辄筋穴,每次1~3分钟,可每天按揉1~2次。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每日一穴——辄筋穴-辄筋的准确位置及功效图片 https://www.bxbdf.com/a/414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