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EMC的概述(2)

大家好!我是ROHM的稻垣。

在上一篇即第13篇中,我本想整体介绍一下电磁兼容性(EMC),但受篇幅限制未能全部介绍完。在本文也就是第14篇中,我想继续电磁兼容性(EMC)概述相关的内容。

您应该已经了解了电磁干扰(EMI)和电磁敏感性(EMS)。在本文中我将介绍这些电磁噪声的传播路径。正如在初级篇中已经介绍过的,电磁噪声的传播方式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传导(Conducted)发射,通过印刷电路板(PCB)和印刷电路板(PCB)之间的布线等传播;另一种是辐射(Radiated)发射,从测试对象(DUT)直接或以印刷电路板(PCB)的布线等为天线通过空间传播。一般情况下,30MHz(兆赫兹)以下被视为传导,30MHz以上被视为辐射。30MHz并非是明确的分隔线,理解为大致的参考线即可。因此,电磁兼容性(EMC)的物理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电磁兼容性(EMC)

传导发射(CE:Conducted Emission)

辐射发射(RE:Radiated Emission)

传导抗扰度(CI:Conducted Immunity)

辐射抗扰度(RI:Radiated Immunity)

我曾介绍过设计时必须兼顾电磁干扰(EMI)和电磁敏感性(EMS),但作为物理现象,必须避免以上四种问题。这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事实上,在电磁兼容性(EMC)的国际标准中也是按照这个体系进行分类的。在客户提供的采购规格书中,也按照上述分类规定了电磁兼容性(EMC),并指定了更详细的国际标准。

此外,每种产品都有电磁兼容性(EMC)国际标准,并且分别都有具有代表性的标准。简单总结如下:

具有代表性的电磁兼容性(EMC)国际标准

产品体系 电磁干扰(EMI) 电磁兼容性(EMS) 半导体元件 IEC 61967-4标准

(传导发射):1Ω/150Ω直接耦合法

150kHz~1GHz IEC 62312-4标准

(传导抗扰度):DPI法

150kHz~1GHz 消费电子产品 CISPR32(旧22)标准

(传导发射):电压法

150kHz~30MHz

(辐射发射):3m法/10m法

30MHz~1GHz IEC 61000-4-3标准

(辐射抗扰度):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80MHz~6GHz 车载产品 CISPR25标准

(传导发射):电压法

150kHz~108MHz

(辐射发射):ALSE法

150kHz~2.5GHz ISO 11452-4标准

(传导抗扰度):

HE法(BCI法/TWC法)

100KHz~400MHz

/400MHz~3GHz

看到辐射和传导的频率条件时,可能会有人会想“诶?这是怎么回事?”虽然我在前面提到作为一个“参考标准”,“一般情况下,30MHz(兆赫兹)以下被视为传导,30MHz以上被视为辐射”,然而,在实际的国际标准中,有很多标准将1GHz以下规定为传导,也有些标准将150KHz以上规定为辐射。可以理解为,传导测试中之所以规定了超过30MHz的测试,其实是测量范围不仅包括纯粹的传导分量,还包括部分高频段的辐射分量(通过传导测试电路进行测试)。此外,将上限频率提到更高作为自有标准进行标准化的客户也不在少数。

这些国际标准每几年会修订一次。这是因为当发生由电磁兼容性(EMC)问题导致的严重事件时,与其他法律法规一样,为了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就需要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相应的组织进行讨论并修改频率范围和测量极限值,修订和发布相应的国际标准。

感谢您阅读本文。

审核编辑黄宇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关于EMC的概述(2) https://www.bxbdf.com/a/3676.shtml

上一篇 2023-04-17 14:30:08
下一篇 2023-04-17 14:32:55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