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全球探测距离最远雷达,网通院助力中国复眼成功“开眼”!

近日,由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创新中心谋划建设,网络通信研究院深度参与的分布式深空探测雷达“中国复眼”一期项目在重庆两江新区正式开机,首次实现了利用分布式雷达体制进行深空探测,成功拍摄出我国首张月球环形山地基雷达三维图像。

打造全球探测距离最远雷达,网通院助力中国复眼成功“开眼”!

国内首张月球环形山地基雷达三维图像

“中国复眼”是我国首个大规模分布式孔径深空探测雷达系统,该系统由很多小天线组成,就像是昆虫的眼睛一样,因此得名“中国复眼”,意为“中国复兴之眼”。该项目将构建世界上探测距离最远的雷达,实现高分辨率观测近地小行星、航天器、月球、金星和火星等类地行星以及木星卫星等深空域目标,服务于近地小行星撞击防御、地月态势感知等国家重大需求,并应用于地球宜居性、行星形成过程等前沿科学问题研究。

复眼练就“千里眼”

网通院研制的“中国复眼”一期雷达组阵系统为我国首套分布式深空探测雷达组阵系统。该系统由4部16米反射面天线和1个控制中心组成,承担着向深空目标辐射大功率信号及接收深空目标反射的极微弱信号的任务,同时系统需完成四部雷达发射、接收信号的合成。该雷达组阵系统采用收、发全链路的高稳定性设计技术和高精度标校技术,通过精密有效的“测量尺”,始终将4部雷达发射、接收电磁波的距离误差控制在3mm以内,实现4部雷达发射、接收信号的有效合成,最终实现多只“小眼”等效一只大的“千里眼”的目标,地面系统能力得到有效拓展并成功完成对月观测,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复眼观测高效精准

网通院研制的4部16米反射面天线分系统,与常规反射面天线系统不同,分布式孔径雷达技术对反射面天线的电气性能以及多天线间的相位、幅度一致性提出了极高要求,在此基础上,为了实现复眼对深空目标的有效观测,利用天线指向高精度标校和天线站址高精度测量这两把“利剑”,最终实现复眼观测的高效精准。

打造全球探测距离最远雷达,网通院助力中国复眼成功“开眼”!

“中国复眼“一期4套16米口径雷达天线组阵

经过项目团队的不懈努力与集智攻关,复眼一期系统按期顺利完成试验验证工作,各项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成功实现对月球的协同观测,验证了分布孔径深空探测雷达技术的可行性,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二期项目的开展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根据计划,中国复眼二期项目将建设25套30米口径的高分辨率分布式雷达,可实现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探测和成像,完成深空雷达探测与成像的演示验证,为我国近地小行星撞击防御和行星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撑。

打造全球探测距离最远雷达,网通院助力中国复眼成功“开眼”!

“中国复眼”二期布局图

审核编辑 :李倩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打造全球探测距离最远雷达,网通院助力中国复眼成功“开眼”! https://www.bxbdf.com/a/3088.shtml

上一篇 2023-04-17 07:50:51
下一篇 2023-04-17 07:53:33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