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兰微定增刚刚落地,最终发行价格51.8元/股,共募资11.22亿元,发行对象为中国华融、博时基金、UBS AG、大家资产、诺德基金、景顺长城等6名投资者,锁定期为6个月。
51.8元,相比目前的价格,折价了10%左右,但是相比年初士兰微26元左右的价格,仍然是高了近一倍。
为什么这些机构都愿意接受这个价格的定增,逢定增都会跌的魔咒会不会在士兰微身上应验?投资者该买还是该卖?士兰微是一家综合的半导体公司。
从集成电路的芯片设计业务开始,并延伸至功率器件、功率模块和MEMS传感器的封装领域,士兰微建立了较为完善的IDM经营模式。
这个IDM模式就是士兰微爆发的底层原因。半导体行业中主要有两种芯片生产模式:IDM 模式(集成器件制造)是自己设计兼制造,还有Fabless (无工厂)的芯片设计再委外Foundry代工模式(晶圆代工)。
数字芯片追求先进程,“Fabless+Foundry”模式大大降低了设计行业的 准入门槛,Foundry通过资源集中得以负担先进制程的巨大资本开支需求,这种模式近三十年来取得了快速发展。
但是IDM模式有自己的优势,产能供应稳定,并且交货时间更短。尤其在芯片短缺的当下,优势就体现了出来。士兰微自有产线包括5/6/8/12英寸的晶圆制造产线、外延片制造产线、功率器件封装产线、晶圆测试和成品测试产线、 LED芯片生产线及LED显示屏封装产线,是国内制造产能领先的IDM公司。
长期的布局,最终带来如今的价量齐升。在各类半导体功率器件中,未来最有增长前景的产品将是MOSFET与IGBT模块。
预计到2022年,全球MOSFET市场规模将接近75亿美元;根据中国产业信息网数据,2020年全球IGBT单管市场空间达到60亿美元左右。而新能源汽车的高景气度,为汽车功率半导体市场打开新的增长窗口。
在新能源汽车和国产替代的趋势下,像士兰微这样的功率半导体龙头还是大有可为。但是士兰微也存在自己的问题,就是公司并不赚钱。
别看今年士兰微这么猛,其实士兰微一直以来都在盈利和亏损边缘徘徊。
过去十年士兰微的净利润都没有超过2个亿的时候,加上去年已经连续两年净利润是亏损状态。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支出是在技术研发上。截止2020年底,公司有6160名员工,其中有2345名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比例为38.07%,其中400人左右专攻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的研发,1800人左右专攻芯片工艺、封装技术、测试技术的研发。
2016年至2020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2.4亿元、2.7亿元、3.1亿元、3.3亿元、4.3亿元,研发费用率分别为9.91%、9.84%、10.38%、10.75%、10.02%。另外,公司每年有产线折旧。
2015 年至 2020 年,公司折旧逐年攀升,分别为 1.79 亿元、1.84 亿元、2.42 亿元、3.15 亿元、3.77 亿元、4.17 亿元。最后,还有借款背后的利息费用。
2020年年报,士兰微短期借款20.11亿,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4.74亿,长期借款6.64亿。
到2021年一季报中,短期借款22.36亿,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4.71亿,长期借款6.64亿。不仅没减少,短期借款还增加了2个多亿。
导致光是利息费用都要比利润还高。2018年到2020年,士兰微的利息费用分别是8600万、1.14亿、1.64亿。士兰微的前景,无疑是好的,但增收不增利的,高负债的问题,也是得及时解决的。
否则,定增的补血效果也会差很多。长期来看,技术专利可以给到一家上市公司高估值,但净利润才是一切的根本。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聊聊士兰微。 https://www.bxbdf.com/a/2790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