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继我来贷、淘新机后,金融科技集团WeLab又在内地布局电商分期业务金融科技强监管时代已至,WeLab的闭环商业模式还能行得通吗?撰文 | 格东出品 | 消费金融频道今年,香港金融科技集团WeLab在内地开始上线电商分期业务就享买,该平台通过电商业务打通信用支付业务,为WeLab和我来数科的C端业务布局增添力量。

从淘新机的信用租赁业务延伸到电商分期,WeLab的扩张野心明显不过,就享买平台内提供的3C数码、时尚轻奢、美妆护肤等产品,价格相比头部电商平台较高这对于WeLab来讲,想靠电商分期业务在内地突围压力可能较大。
就享买上线后,WeLab的金融科技业务场景覆盖更广,包含现金贷、支付、消费分期、租赁等此外,WeLab旗下还有虚拟银行牌照多项金融业务,加上在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印尼三地同时展业,WeLab的商业模式看似比较完备,实际上面临政策风险、合规风险、消费者保护等风险。
今年四月份,市场消息传出WeLab打算筹备IPO,考虑在香港或美国上市,估值介乎15亿至20亿美元中国内地作为WeLab的重要市场,金融科技政策在近两年起伏较大,这无疑会增加我来数科和WeLab业务的不确定性,可能也会影响上市计划。
业务触角延伸产品信息显示,就享买由深圳卫盈智信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用户在平台内购买后可选择分期,分期渠道为WeLab旗下的信用支付产品谷谷卡谷谷卡由WeLab与南京银行、百信银行合作提供,与其他互联网金融公司的信用支付产品相似,都是采用合作银行二类户实现授信、支付服务。
谷谷卡最高授信额度为5万元,可绑定微信、支付宝线上、线下消费使用利息方面,谷谷卡的综合年利率为27%,对比同类产品,谷谷卡的息费并无太大优势,这可能影响产品推广和用户体验除了分期息费较高,就享买商城内的产品价格相较其他平台也没有明显的优势。
如今,各类电商平台竞争加剧,尤其是分商城层出不穷,为了获客,低价、低息的分期商城服务较多,消费者在选择时也会偏向性价比更高的平台WeLab此时入场分期商城,更像是补齐业务场景,想要扩张比较难自取得虚拟银行牌照后,WeLab的业务场景快速延伸。
目前,WeLab旗下有八大品牌,在中国香港拥有纯线上贷款产品“WeLend”和虚拟银行“WeLab Bank(汇立银行)”;中国内地品牌包括“我来数科”、“淘新机”、 “谷谷卡”、 “天冕科技”、“就享买”;在印尼与当地企业合资成立金融科技公司“AWDA”,并推出纯线上贷款产品“Maucash”。
凭借牌照和多场景布局,WeLab获得了多轮融资截至2021年3月,WeLab汇立集团融资规模已超42亿人民币,投资机构包括安联集团、建银国际、世界银行集团成员国际金融公司(IFC)、马来西亚国家主权基金Khazanah Nasional Berhad、红杉资本等。
风险边缘徘徊金融科技市场环境时过境迁,无牌或超范围从事金融业务,将面临严厉的监管政策整顿Welab在内地的金融牌照有限,我来数科等助贷业务的前景未知此外,高费率的商业模式,也可能遇到政策限制入局内地市场六年,Welab一边凭借我来贷(后升级为我来数科)发力现金贷业务,依靠淘新机开展租赁业务,一边利用“天冕大数据实验室”布局金融科技To B业务。
其中,我来数科主要为用户提供消费信贷及经营贷款2020年,包括内地我来数科在内,WeLab三地市场用户总数同比增长 20%,新增约 1000 万用户截止 2021 年 2 月底,总用户数达到近 5000 万。
业务扩张难掩合规隐患2021年3月12日,工信部公布《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通报》,其中包括我来数科,被通报原因是违规收集个人信息此前,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再次发布通告,包括我来数科在内的4款APP未完成整改。
没有金融牌照,我来数科在内地的助贷业务也面临不确定,同时叠加服务费的助贷高收费模式面临监管整顿从监管通报口径看,助贷机构推高了融资成本,助贷降费在所难免近期,部分金融机构也表示监管明确要求个贷利率控制在24%以内,这将从资金端控制信贷市场的定价。
我来贷最低年化利率18%,不少用户反馈综合息费超35%。我来贷累计放款超5800亿,注册用户数4637万,与消费金融公司、银行合作。金融科技业务风险交织,WeLab上市没赶上好时候。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我来数科母公司杀入电商分期! https://www.bxbdf.com/a/266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