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致敬劳动者|崔保政:以年轻人的“虎劲”想在前头干在实处
致敬劳动者|崔保政:以年轻人的“虎劲”想在前头干在实处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4月27日讯(记者 马文文)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他先后完成自动化改造、制造项目5项,创新创效项目27项,实施重大创新项目25项,申请专利8项……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推股份公司)设备维修电工崔保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工匠精神。
在技术优化中打破国外垄断
2020年上半年,公司一台日本进口的非标低压铸造机突然无法运行,在公司大干二季度时期,设备的故障使得产品及时交付成为了未知数。崔保政主动请缨,多番测试排查,发现是设备自动加压主板发生损坏,他将主板拆下向厂家申请检测维修,而厂家反馈已没有维修价值,必须更换设备并报价15万元。为了保证生产交付,他自行分析论证,尝试自主改造设备控制系统,厚厚几大本日文说明书,他查资料找翻译,硬是被他啃了下来,期间解决信号干扰、动作错误等各种问题。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设计出一套稳定可靠的控制系统。而后,他又先后完成铝屑压实机等多个项目的维修改造,使公司设备维修及生产不再受制于人。
在不断尝试中让工作提质增效
2019年9月,崔保政发现传统的行星轮滚针装配需要手工进行装填,不仅生产效率低、生产环境差,还极易出现漏装或掉针现象,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崔保政连续研究二十多天,通过创新借鉴食品加工行业的滚针预装工艺,完成了一套行星轮滚针自动装配机,设备投产后,解放4名操作工,生产效率提高80%,该项目自动化程度高,投入少,获评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创新大赛优秀奖,并申请了专利。
在长期负责电气维修保障的过程中,崔保政发现企业的报修流程存在信息壁垒,既费时又耗力。为解决这一问题,他决定开发一款手机报修APP,用时三个月,他完成了维修流程再造,职工通过在手机安装APP,动动手指就能完成维修申请,线上流程即时、便捷,同时支持云存储,有效提高了现场管理水平。
在不断研究中推动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2020年,山推股份公司按照项目制,全年重点实施了多项自动化改造项目,自动化率提升20%。其中,涡轮加工自动化生产单元,是公司首批完全自主实施的自动化项目,也是涡轮加工行业首个自主设计、研发、制造的项目,可借鉴的经验非常少,面对未知的困难和挑战,崔保政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主动承担起项目攻坚的重担。项目在设计规划阶段用了5个月,只给崔保政的实施留了1个月时间。摆在崔保政面前的难题是设备之间如何通讯、设备内控程序和自动控制如何编译、机械手如何实现工序衔接等诸多问题。
崔保政不惧挑战,埋身现场,开始了钻研调试,他先后解决设备互联、机械手5重精度控制等技术难题,期间,他自学自学SCL语言、IO控制等多项新技术新方法,完成机械手控制编程等10个软件开发、智能液压卡盘等9套硬件改造,并设计多机床集成通讯系统,确保了项目及时交付。项目运行后,减少岗位操作人员5人,实现生产无人化,产品合格率提升至100%,效率提升50%,为公司节省了改造资金,项目获评全国机械行业职工技术优秀创新成果,山东省国机电创新创效成果二等奖等荣誉。
在日常生活中发扬“传帮带”精神
崔保政技能突出、乐于助人,连续4年担任公司技能大赛命题组组长,主责开展市级二类以上技能竞赛2次,累计修订题库5480道、编制技术手册6份、开展培训249人次。崔保政还担任了济宁市技师学院客座讲师,传授知识,分享个人工作经验,先后开展机械维修、机械自动化等10余次讲座。崔保政技能水平突出,在全国、省市级技能竞赛中,先后荣获第九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二等奖、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多年来,崔保政坚守一线岗位,勇于打破国际维修技术垄断,从一名普通的维修人员,逐渐成长为了一名精于电气设备维修、编程破译、智能制造的青年大工匠。作为山推股份公司精尖设备维修保养的探路人,公司智能升级、智慧转型的有力推动者,他用行动诠释了执着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致敬劳动者|崔保政:以年轻人的“虎劲”想在前头干在实处 https://www.bxbdf.com/a/238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