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新闻社网站近日报道:人民币超过美元成为中国跨境交易中最常用的货币!
彭博信息研究公司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人民币使用的增加可能是中国开放其资本账户的自然结果,寻求购买中国债券的流入资金和寻求购买香港股票的流出资金都在增加。”

有人要问了,跨境交易使用人民币有什么好处?
从大局观的角度讲,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中国的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都非常有利,也表明了人民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其次,不论是国家、企业还是个人,使用人民币有助于降低在跨境交易中货币错配风险,下面给大家解释一下。
货币错配风险指的是个人或机构的货币资产与负债的货币性质不匹配,从而导致资产负债不平衡、损失风险增大的情况。
例如一个人拥有大量外币资产,但是他的负债是人民币,如果外币汇率大幅下跌,他的资产价值将会大幅缩水,但负债仍需要用稳定的人民币偿还,这就是货币错配风险的一种表现。
近期,这些国家与我们进行跨境贸易正在去美国化!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4月26日,阿根廷经济部长马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阿根廷将停止使用美元来支付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转而使用人民币结算。
3月29日,巴西政府表示,巴西己与中国达成协议,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而是以本币进行贸易结算。
巴西总T卢拉随后则公开呼吁,金砖国家用本币结算,“我知道大家都习惯了使用美元,但21世纪我们可以做做不同的事。”
3月28日,中国海油和法国道达尔能源达成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进口液化天然气采购交易。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币国际地位也在逐步上升,将来也会有更多的国家选择人民币与我国进行交易。
人民币国际化政策加持,跨境交易迎来春天!
GWY办公厅在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中也提到,进一步扩大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规模。
中国银行制订了“支持外经贸企业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行动方案”,提出十个方面的具体举措,并提出2023年全年为境内外经营主体提供跨境人民币结算服务不低于30万亿元。
资料显示,我国的跨境清算体系由CIPS、CNAPS和SWIFT共同构成,其中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简称CIPS)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组织开发的独立支付系统,用于为境内外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清算与结算服务。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近日发布的数据,2023年3月,人民币在我国银行代客涉外收支中的占比从2010年近乎零的水平上升至48%,刷新逾十三年历史新高,而同期美元份额从83%降至47%,创历史新低。
结语:跨境支付的市场越大,相关企业的受益效果越明显。
以下是给大家整理的跨境支付公司名单供大家参考:
1、京北方:2023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亿元,同比增长20.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29.16万元,同比增长152.59%;基本每股收益0.19元。今年经营全面恢复正常且公司业务规模持续增长。
2、新晨科技:2022年营业收入约14.55亿元,同比增加37.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213万元,同比减少18.01%;基本每股收益0.17元,同比减少19.05%。
3、高伟达: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约2.59亿元,同比增加18.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50万元,同比增加434.66%;基本每股收益0.0235元,同比增加434.09%。
4、数码视讯: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约1.87亿元,同比增加4.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988万元,同比增加202.16%;基本每股收益0.0069元,同比增加200%。
5、南天信息: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约18.6亿元,同比增加20.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1169万元。
6、四方精创: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约1.6亿元,同比增加5.0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463万元,同比增加59.74%;基本每股收益0.0276元,同比增加57.71%。
7、科蓝软件: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约2.47亿元,同比增加1.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约847万元;基本每股收益亏损0.02元。
其他跨境支付概念还有拉卡拉、仁东控股、长亮科技、神州信息等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大消息!人民币首超美元!(附相关概念股名单) https://www.bxbdf.com/a/2327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