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怪、屏幕窄、天幕晒、悬架硬、零悬浮座椅华而不实、后排中间位置不能坐人、触控调整玻璃升降设计反人类……所有的吐槽声都在智己LS7极具杀伤力的定价公布后变弱了。
在绝对的性价比面前,消费者对一款产品的容忍度可以很高,高到让智己LS7不必再为如何在必将杀得血流成河的2023年“活下去”而担心,而智己LS7的发布也让2023年的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再度“卷”上了一个新台阶。

2月10日,智己全新中大型纯电SUV车型LS7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搭载77度、90度和100度电池三种车型,共计6个版本,售价区间为30.98万-45.98万元,其中除了售价30.98万元的入门版车型下半年开启预订,年内交付,其余车型都随上市开启预订,将于3月开始交付。
在燃油车时代,中大型SUV市场是个非常小众的细分市场,但在新能源车时代,这个市场成了最热闹的细分市场之一,而且内卷程度不断走高,智己LS7的定价有多“卷”呢,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类比感受下——在尺寸和配置都差不多的情况下,电池容量是后者一倍还多的纯电动智己LS7,跟增程电动车理想L7价格差不多。
稍微有点电动车常识的人都知道,在电池成本远高于发动机、变速箱,且依然占据电动车成本大头的当下,智己LS7这样的定价有多“疯狂”,而不计成本的背后是智己在首款车销量不及预期的残酷现实下,为活下去奋力一搏的必须动作。
市场加速出清,边缘品牌只能“拼命”
在2022年的新能源车爆发式增长还未结束的时候,置身其中的车企们就已经感受到了2023年的“寒意”,的确在行业协会的预测中,这一年仍将是新能源车继续增长的一年,增量空间高达300万辆+,但是高增长预期下是中国市场日益白热化的竞争。
年初,行业龙头特斯拉就高调挥起了价格屠刀,降价幅度之大,让整个行业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诚然,特斯拉降价绝对有中国车企为其带去压力的因素,但毛利率高达25%的特斯拉依然掌握着主动权,既然产品力不再能毫无阻碍的碾压中国车企,那就直接打价格战。
对于精明的中国消费者而言,没有什么比降价更好的“宠粉”措施了。

在全年需求存在不确定性、供应大幅好转,以及特斯拉大打价格战的大背景下,行业开始认识到2023年将是市场加速出清的一年,如果不能挤到市场前排,那么很可能会失去继续站在舞台上的机会,这对于每一个“边缘品牌”都是噩梦一般的现实。
无论背景有多深厚、股东有多巨头,智己都只能算是一个还站在后排的演员,品牌首款车型智己L7上市也有接近一年时间了,但其月度销量仍在三位数的低位徘徊,这样的表现不仅没有达到官方的预期,也显然不会为智己在2023年的惨烈竞争中提供太多保障。

智己必须有一款“能打”的车型,这是智己LS7的使命,也是其敢于“拼命”的基础,所以在智己L7 PRO上市时,品牌还高调对标40万级的旗舰纯电中大型轿车蔚来ET7,而到了智己LS7,则直接开始与先天成本就更低,但正是销量标杆的理想L7“死磕”。
即便有2023年电池成本下降的利好,智己LS7这样的定价也是要亏很多钱的,不过智己确实必须如此,在活下去面前,亏钱是小问题。这时候用一步到位的定价还能掌握一些主动权,打个时间差给新车开个不错的头,并且给后续发布的产品施压,而只要初期销量规模能起来,后续就有更多操作空间,这一点从2月预订3月就交付,各项限时优惠政策却延续到4月10日的操作就能看出来。
引来流量后,智己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用极具杀伤力的定价,智己如愿引来了更多流量,但要想把这些流量转化为用户,智己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产品层面,智己LS7堆了足够多的料,也有诸多创新设计,但是料太多反而容易让消费者眼花缭乱,难以形成对产品卖点的深刻印象,一些创新设计也会带来消费者学习成本过高的问题。

对此,智己需要多安排一些试驾车和试驾活动,突出展示那些让消费者有强感知的配置,让消费者形成深刻印象,并解决消费者的担忧,比如天幕晒不晒、零重力座椅后排中间乘坐舒不舒服、触控式升降车窗操作便利与否等等,一些需要学习成本的设计和操作,销售人员要先总结一套使用和操作流程的话术,降低消费者的学习成本。

其次是渠道方面,要想快速打开局面,智己需要打造更多线下消费者触点,所以需要快速拓展渠道和下沉渠道,提升交付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毕竟被交付周期太长影响了产品销量的例子太多了。
目前,智己已经建设了近百个渠道触点,对于智己来说,这样的布局速度已经不算慢了,但作为对比,蔚小理等造车新势力的渠道数量都已超过了500家,智己需要再加把劲,好在背靠上汽集团,智己不愁资源。

最后是营销层面,智己面临的最现实问题是市场认知度和品牌认知度不够,还有很多消费者不熟悉,借助此次LS7的热度,智己应该乘胜追击,加大营销声量,迅速圈粉,并跟随订单和销量的提升,加快占领消费者心智。
写在最后
在智己LS7上市后的媒体采访中,智己CEO刘涛透露,截至售价公布前,新车盲订订单突破了1.2万辆,而售价公布后,新车订单情况超出了官方预期,官网和官方APP甚至出现了卡顿情况。
这显然是个好消息,据他透露,2023年智己的销量目标是4.5万辆,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官方对智己LS7的信心,当然除了这款车,年内官方还会推出一款对标Model Y的全新中型偏大SUV,而如果智己LS7的打法奏效,后续新车也能延续这套打法的话,智己全年表现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死磕理想L7,智己LS7为了“活下去”有多拼?丨车壹条 https://www.bxbdf.com/a/226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