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生不息》存在的意义我好像找到了

再第四期之前,我一直觉得这节目就是延续歌手节目,但第四期后,偶尔发现了技术分析视频,我才突然意识到,这个节目和歌手节目的最大不同在哪里。

歌手节目从最初到最后一季从未脱离高音=全部演唱能力这一铁律。

并且多年以来的观众沉淀下来的演唱审美几乎脱离不了以音高论英雄。

但声生不息里的比赛模式去掉了比较有竞技性的部分,变成了以情怀和歌曲本身为基础的比赛。

歌手们演唱歌曲也多了很多选择,而非那么强的目的性。

最终呈现的就是,这个节目的歌曲技术分析里终于出现了除了音高以外的其他技术向分析。

和声,节奏,改编的层次,音准,音量的把控力等等。

就在老一套的人还在拿着《最佳损友》这组合作里比音高论英雄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技术难点分析的视频,明明白白的干货告诉听众,演唱难度不止音高,和声这个一直以来被观众忽视的技术在第四期真是存在感超强。

好听的演唱就是所有技术配合而来的,比起只拿音高的分析更专业且更客观服众。

【EP66【声生不息】李克勤&毛不易《最佳损友》表现评析(粤语/字幕)-哔哩哔哩】

https://b23.tv/qImy7Lyb23.tv/qImy7Ly

第四期是合唱,所以和声技术被搬到台面上,而且和声配合好的组合也多,也有对比,就更加显现出了技术多元化审美的重要性。

也告诉了观众,听歌听的爽除了高音也有其他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声生不息》存在的意义我好像找到了 https://www.bxbdf.com/a/20924.shtml

上一篇 2023-05-04 02:57:18
下一篇 2023-05-04 02:58:29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