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魏城看天下)
作者:魏城
全球瞩目的中美贸易谈判终于有了结果,不过,各方的解读在一个重大问题上有着不小的分歧:在90天内,美国对华关税究竟是降到10%,还是降到了30%?
中国著名的自媒体人、前《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题为《太棒了,“平等原则”在中美谈判中取得里程碑胜利!》的文章中,这么写道:“联合声明的内容简单总结起来就是:美中同时对等大幅降关税。美国4月2日之后对中国加征的关税全部取消,4月2日宣布的对中国34%关税中的24%暂停实施90天。中方也取消了对所有上述美方关税的报复性关税。等于是,双方在未来90天里都只保持4月2日和之后加征关税的10%。而且双方各自保留的关税完全是按照平等原则设置的,不存在美方加了关税,中国不得报复的任何含义。”
例如,微信公众号“西西弗评论”的文章《中美联合声明出来了,站直了顶硬上没有错!》,也是这么写的:“一句话解读,就是经过硬碰硬的双方对抗,4月2日关税战之后美国对中国加征的所有关税,90天内下降到10%,中国对美国加征的所有关税90天内同样也下降到10%。中美两国的条款完全对等,都是90天内10%,90天以后如果未能达成协议,加征到34%。”
但多数西方媒体却认为,美国对华关税在这90天内暂时维持在30%的水平上。
例如,美国大报《纽约时报》的相关报道这样解读:“双方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将在接下来的90天内暂停各自的关税,以便展开谈判。根据协议,美国将把对中国产品的关税从当前的145%下调至30%,中国则会将对美国产品的进口关税从125%降至10%。”
再如,英国《金融时报》的相关报道也是这样写的:“作为上周末在日内瓦达成的协议的一部分,美国将把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从145%降至30%,中国将把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从125%降至10%。”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纽约时报》的解释是:“特朗普此前曾指责中国未能采取足够措施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国,因此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了20%的惩罚性关税。这项关税目前仍未取消。”
BBC的相关分析也有同样的看法:“这并不包括今年2月初和3月初美国以芬太尼危机为由,对中国两度加征的共计20%关税。这意味着,特朗普上台后,中国对美新增关税为10%,美国对华为30%。”
但胡锡进对此则有他的说法:“这里需要说一下,一些国际媒体一直说特朗普上台后对中国加征了145%的关税,中国对美加征了125%的关税,这一说法不准确。特朗普上台后到4月2日宣布美国‘解放日’之前,对中国商品两次加征10%的‘芬太尼关税’,但是两次中方都迅速实施对等报复,只是中方不是对美国所有产品平均加征两个10%的关税,而是对部分产品加征10%,对部分产品加征15%。因为我方的反制措施是以对美‘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发布的,所以美方在之后的统计中有意无意没有将中方的两次反制关税加进去,从而有了‘美方征中国145%,中方征美国125%’的说法,美方好这个面子。”
只是不知道中国是否保留了针对特朗普“芬太尼关税”而采取的报复措施?也不知道各方在报道和解读的时候,是否把其中复杂的因素、计算和动机都考虑进去了?
看来,特朗普上台后涉及关税的种种“骚操作”,把许多自媒体人、甚至许多传统媒体都给绕进去了。
特朗普不仅“好面子”,还通过多次加税和反复无常,有意把水搞浑,以便浑水摸鱼,也许这就是他的“谈判的艺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美国对华关税是降到了10%,还是30%?(美国对华3000亿美元a清单降低加征关税) https://www.bxbdf.com/a/1821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