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武汉2月13日消息(记者赵玲)2025年2月12日晚,湖北省博物馆北广场灯火璀璨,“钟鸣楚天元宵夜”非遗主题展演活动精彩上演。本次活动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群众艺术馆联合承办,通过“文物活化+非遗市集+舞台展演”三大板块,打造一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盛宴。
“钟鸣楚天元宵夜”非遗主题展演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赵玲 摄)
夜幕下的湖北省博物馆北广场,四组文物显示屏赫然屹立其中。越王勾践剑、虎座鸟架鼓……屏幕上,一件件文物栩栩如生,借力AI、AR等数字技术,历经几千年风雨洗礼的文物焕发新生,带领观众身临其境领略古老文明的辉煌。
“越王勾践剑和虎座鸟架鼓两个文物的动漫形象是今年在DeepSeek大模型驱动下形成的,一个叫‘楚英’,一个叫‘楚铁’,能够实现与游客和观众的自主交互。在人工智能时代,这是文化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和路径。”本次活动AI设计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艺术与研究中心主任蔡新元教授说。
虎座鸟架鼓的文物动漫形象“楚英”与观众互动作诗(央广网记者赵玲 摄)
当被游客要求以“元宵节”为题作诗时,“楚英”答道,“虎座凤鸣月正圆,楚风古韵醉人间。鼓声阵阵传千古,今夜向欢乐团圆。”
“文物不再是玻璃柜里的‘老古董’,孩子边玩边学,连我们都大开眼界!”现场游客感叹。
现场,几头憨态可掬的“金狮”翻腾跳跃,现场掌声、喝彩声、欢笑声经久不息。环形广场东西两侧,非遗市集人头攒动。在东市“匠造荆楚”长廊前,老河口木版年画拓印吉祥纹样,恩施玉露茶香氤氲,大冶刺绣飞针走线,红安绣活再现“指尖上的党史”,武汉面塑艺人捏出Q版“越王勾践剑”,让现场观众体验“满格”。
东市“匠造荆楚”集市人头攒动(央广网记者赵玲 摄)
观众在西市“舌尖记忆”集市体验众多美食(央广网记者赵玲 摄)
在西市“舌尖记忆”集市前,孝感麻糖、黄石港饼、龙须酥等传统小吃香气扑鼻,现煮汤圆摊位排起长龙。“这是我第一次来湖北省博物馆过元宵节,这里好吃的太多了,现场节目也十分精彩,今天实在是太开心了。”来自武汉的小朋友贾舒越说。
湖北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张晓云表示,今年是首个“非遗版”春节,湖北省博物馆在春节前推出“巧夺天工——湖北工艺美术精品展”首个非遗类基本陈列,元宵节又策划举办形式更加活泼多样的非遗主题展演,积极探索“文物活态化、非遗场景化、节庆IP化”路径,让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看得见、摸得着、带得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钟鸣楚天元宵夜 数字赋能焕新彩 https://www.bxbdf.com/a/18046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