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程俊英先生的译文(《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雎鸠关关相对唱,双栖河里小岛上;纯洁美丽好姑娘,真是我的好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着水流左右采;纯洁美丽好姑娘,白天想她梦里爱。
追求姑娘难实现,醒来梦里意常牵;相思深情无限长,翻来覆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荇菜鲜,采了左边采右边;纯洁美丽好姑娘,弹琴奏瑟亲无间。
长长短短鲜荇菜,左采右采拣拣开;纯洁美丽好姑娘,敲钟打鼓娶过来。

《关雎》这首优美的小诗出自《诗经》,同时也是整部《诗经》的第一篇。我们都知道,中国的诗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诗经》无疑是我国诗歌的生命起点。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奠定了我国诗歌的优良传统,哺育了一代又一代诗人,我国诗歌艺术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因此,这首《关雎》在中国文学史上就占据着特殊的位置。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历史上有不同的解读。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道:“《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意思是,《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伤情。在孔子看来,哀乐都应有所节制,这首诗体现出了儒家的中庸之道。
汉儒所作的《毛诗序》说:“《关雎》,后妃之德也,《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 《毛诗序》的作者认为,《关雎》是讲后妃美德的诗,是用它来教化天下而矫正夫妇之道的,所以作为《诗经》的起始。古人常以此诗的主题是歌颂后妃之德。事实上,这是处于作为“正始之德,王化之基”的教化意义而进行附会的。
这首诗就其内容而言,就是一首爱情诗,描写了一位青年男子对一位姑娘的热烈追求,表现了男子对幸福婚姻的美好期待。闻一多先生《风诗类钞》说:“关雎,女子采荇于河滨,君子见而悦之。”这首诗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一下。
第一,”比兴“的手法的运用。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关于赋、比、兴的解释,历史上有很多说法。其中,朱熹的说法流传最广,常为人们所采用。他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具体而言,赋就是铺陈直叙,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直接叙述描写出来;比就是比方,通过比喻以突出被比事物的本质和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兴就是触物兴词,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叙述的主要内容。就本诗而言,全诗首章,作者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写出男子对美丽善良的姑娘的追求之心,希望对方能成为自己的理想伴侣。雎鸠,又名鱼鹰,是一种水鸟,相传这种鸟雌雄情意专一,常常相和而鸣,古人经常视其为男女相恋的象征。这两句既是”兴“的写法,又是”比“的写法,可谓妙语天成。第二章以”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起兴,引出“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表达了男子对心爱的姑娘日夜思念。第三章,写男子对姑娘“求之不得”的煎熬心理。第四章以“参差荇菜,左右采之”起兴,男子想象弹琴鼓瑟亲近女子。第五章以“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起兴,男子想象敲钟击鼓迎娶女子。
第二,语言的音乐美和独特的表意效果。先秦文学有两个很大的特点: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结合。《诗经》中的诗,都是用来演奏咏唱的。后来,音乐失传,只剩下了唱词,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诗经》。因此,《诗经》的文字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为演奏咏唱服务的,这就具有了音乐性。首先,《诗经》中的句式,以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其间杂有二言至八言不等。这首《关雎》就是典型的四言句式,这种四言句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其次,本诗采用了一些双生叠韵的连绵字,增强了诗歌的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用这类词修饰动作,如“辗转反侧”;摹拟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写景物,如“参差荇菜”,无不活泼逼真,声情并茂。再次,《诗经》重章迭句的复沓结构,不仅便于围绕同一旋律反复咏唱,而且在意义表达和修辞上,也具有很好的效果。诗人用“流”“采”“芼”三个动作词对应整个追求的过程,“求之”“友之”“乐之”三个词体现了男子感情追求上的层层推进,将男子追求爱情的的炽烈表现得淋漓尽致。重章中,只变换少数几个词,就将动作的进程或情感的变化表现得十分到位。
第三,一些鲜活的词汇,具有恒久的生命力。《诗经》这部文学经典距今已2500多年,作品中的一些词汇散发着永恒的光芒,至今仍被广泛使用。《关雎》中的窈窕淑女、求之不得、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等词汇,便是如此。
最后,补充一点,《关雎》中“君子”,是当时的贵族男子,并非平民。家中有琴瑟钟鼓这些乐器,足见男子有着优渥的物质条件和很高的艺术素养。当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点是“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平民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的。直到孔子办私学,才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让平民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主张,对后世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这也是作为教育家的孔子的伟大之处。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诗经》中绝世仅有的爱情诗——《关雎》-诗经关雎诗词大全及解释 https://www.bxbdf.com/a/1739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