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中,除了歌颂爱情等等美好事物的诗歌,也有劳动人民反抗贪得无厌地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的诗词。比如下面这首著名的《硕鼠》。
整体《诗经》总分为三类:风,雅,颂。其中,“雅”这一类分为“小雅”和“大雅”,共计105篇,是士大夫的作品,贵族或宫廷内部朝会时使用的。“颂”产生的时代最早,是贵族文人的作品,共40篇,以宗庙乐歌、歌颂神灵的乐歌为主。

诗经魏风
而占据绝大多数(共160首)的“风”,则是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含陕西、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也就是黄河流域的民歌和歌谣。
这首《硕鼠》——还有个名字《魏风.硕鼠》,说明是当时的魏国那个地方的民歌。
魏风.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直译: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偷吃我的蜀黍!我多年供养着你,可你却不肯照顾我。我发誓要离开你,到那个适合我的乐土。新乐土呀新乐土,那里才是适合我的好去处。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偷吃我的麦子!我多年供养着你,可你却不肯以德行报答我。我发誓要离开你,到那个适合我的乐国。新乐国呀新乐国,那里才是值得我去的地方。
大老鼠呀大老鼠,不要偷吃我的庄稼苗!我多年供养着你,可你却不肯慰劳我。我发誓要离开你,到那个适合我的理想乐郊。新乐郊呀新乐郊,在那里谁还叹气呼号?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赏析:
《诗经》产生的年代是周朝,属于奴隶社会中后期。我们的先人在自然条当艰苦的黄河流域生活,以宗法制度为核心建立起一个农业社会。在奴隶社会中,被压迫的奴隶们反抗的形式主要是逃亡。殷商卜辞中就有“丧众”的记载。《硕鼠》一诗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至于作者无从查考,应该是民间流传的。
《硕鼠》全诗共分三节。与《诗经》中的其他诗词一样,这首诗也是采用重叠的方式,每节的意思相近,反复咏唱,只是更换其中部分词语。其中的“我”是指“我们”,也就是众多奴隶们。“女”在这里是个通假字,意即“你”,在诗中也是泛指“你们”。
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除去反复吟咏的词语外,作者更换的是首先是“黍”、“麦”、“苗”,都是庄稼的名词。说明“佚名”的作者为之代言的都是辛勤劳作的农民。他们祖祖辈辈在田里耕耘,却被这些“大老鼠”——奴隶主贵族们剥夺了一切,既得不到任何照顾,也得不到任何尊重,以及任何酬劳。所以,忍无可忍的他们,只能采取唯一的反抗手段——逃离这些“大老鼠”!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虽然奴隶们的呼号只是一种幻想,是很难实现的。那种理想的“乐土”,只能来自于一种期盼。但是,这些诗歌标志着奴隶们的觉醒。反映了一种先进的思潮,一种推动历史前进的需求。正是这种美好的生活理想,启发和鼓舞着劳动人民为挣脱压迫和剥削进行斗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反抗奴隶主统治的檄文——诗经中的《硕鼠》-反奴隶运动对美国历史的意义 https://www.bxbdf.com/a/1737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