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关于古人的“纳税”
纳税自古便存在着,古人又是如何形容赋税徭役的?
《礼记·檀弓下》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孔子路过泰山脚下,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声嘶力竭地哭泣。孔子便派子路问她:“你哭得这么悲伤,好像不止一次遭遇不幸了。”
妇人说:“是啊!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这老虎口中,现在我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

孔子很疑惑,问道:“既然这么危险,为什么不离开这儿呢?”
妇人回答:“因为这里没有官家收税,交税的话入不敷出,全家恐怕都要饿死了。”
孔子便说道:“苛政比老虎还凶猛!”
刚开始柳宗元还不相信孔子说的“苛政猛于虎”,直到知道了蒋氏的遭遇。他在《捕蛇者说》中写道:“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
意思是,谁会知道苛捐杂税的毒害竟比蛇的毒害更厉害。

今天分享的古诗《硕鼠》,不仅批判了苛政赋税,而且更直白地揭露了背后的剥削者罪恶昭彰以及被压迫者的奋起反抗。
02、诗歌内容
《硕鼠》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注释位于文末
全诗分为三章, 皆以硕鼠开头,上来就是“愤青”附身,全诗基调显而易见。
有这么一头硕鼠,它的头像兔子,尾长有毛,肤色发青。
平时叽叽喳喳,能像人一样直立。爱吃粟、豆,与鼠都是田害。
老鼠的形象丑陋又狡黠,喜欢偷东西,不劳而获可能让他们更有满足感。
全诗借此来比拟贪婪的剥削者,正所谓“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再合适不过了。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德、劳)。“女”通假字,通“汝,“我”多年养“汝”,“汝”却不肯给予恩惠,从而揭示了两者的对立关系。
这里所说的“汝”、“我”,不是指单个的人,而是扩大为剥削者与穷苦百姓,奴隶主与奴隶。
两者之间,究竟是谁养活了谁?

象征奴隶主的硕鼠,由食黍、食麦到食苗,变本加厉,连条活路都不给。
因而,反抗剥削者的思想感情也一层比一层递进,一章比一章更为强烈!
后四句“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他们决定不再养活“汝”,一个“逝”字表现了他们坚定的态度和决心。
他们要寻找到不受剥削的人间乐土,安居乐业,比如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虽是一种幻想,但代表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03、艺术价值
1、比喻技巧
这首流传千古的比体诗的喻体(硕鼠)选择得恰如其分。
就像我们讲话写作,也会格外讲究比喻的技巧。
鲁迅《故乡》中: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将杨二嫂的形象比喻为圆规,生动形象,又表达出对封建旧习的嘲讽,因为杨二嫂裹着小脚就像圆规一般,上部分粗大,下部分细小。
若是换成一双筷子则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1)喻体的选择上,一是人们熟知的,二是生动贴切。所谓贴切,概括出喻体——老鼠,和本体——奴隶主的共同点,抓住了二者的共同特征。

《诗序》认为重敛者“蚕食于民……若大鼠也”,因此,一提到老鼠,便自然会联想到剥削人民的奴隶主,从而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同时,“硕鼠”由于贪吃而体态肥硕,笑起来更是像个两百斤的胖子,借以表达剥削阶级的贪得无厌,使形象更加生动。

(3)并且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用老鼠喻剥削者,与作者的爱憎感情相一致,产生的艺术感染力可以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
鼠目寸光,贼眉鼠眼等充满贬义情感的成语,想必也受此影响。
2、思想价值
这首诗的主要价值和意义,还在于它表达了一种向往、追求没有剥削、压迫的人间“乐土”的社会理想。
尽管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条件下不可能实现,但它启迪了劳动人民的思想,诱导了劳动人民的追求,鼓舞了劳动人民的斗争,其价值和意义是无论如何不能低估的。
——张树波这一美好的社会理想,也启发和鼓舞着后世劳动人民为挣脱压迫和剥削不断斗争。
无论是项羽刘邦,亦或是革命志士,他们都在为百姓谋求着最大的权益。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鲁迅古仔说
不同于姊妹篇《伐檀》,这首诗由思想上对剥削阶级的不满发展到行动上进行反抗了。
他们对社会理想的提出,在我国思想发展史上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注释
硕鼠:鼫鼠,又名田鼠,这里用来比喻剥削无厌的统治者。
贯:侍奉。 “三岁贯女”就是说侍奉你多年。三岁言其久,女,同”汝”,你,这里指统治者。
莫我肯顾:此处为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翻译时可转为”莫肯顾我“,大意是你不顾我的生活。后文中的”莫我肯德“,”莫我肯劳“均属于此类情况。
顾:顾念,照顾。
“逝”读为 誓。
“去女”:离开你。
适:到…去。
乐土:可以安居乐业的地方。下两章‘乐国’‘乐郊‘等也是同样的意思。按:这种地方只是世人的理想,在当时实际是不存在的。
“爰”(yuán):于是,在这里。
“所”:指可以安居之处。
德:表示感谢。用如动词,加惠。
“直” 同“值”:“得我直”就是说使我的劳动得到相应的代价。
劳:慰问。
“之”:犹其,表诘问语气。“永号”犹长叹。末二句言既到乐郊,就再不会有悲愤,谁还长吁短叹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趣解诗经 03期丨《硕鼠》-诗经中硕鼠的意思 https://www.bxbdf.com/a/17377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