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有家长提议将《岳阳楼记》移出课本,只因文中提及一人,有道理吗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 ”
这一篇岳阳楼记,描写出当地美丽的景色,以及不同的天气给人带来的别样感受,更显示出一种豁达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是整篇的重要思想,同时也体现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这篇文章绘情于景,体现诗人爱国精神和自己豁达的心态,在当代社会更是被写进历史课本中,成为一篇佳作。可是有的家长却提议将《岳阳楼记》移出课本,只因为文中提及了一个人,这家长的这番言论有道理吗?
这篇《岳阳楼记》看似在描写景物,实则是歌颂了好友的政绩,并且抒发了诗人自身的感情。篇中叙述的辉煌霸气,给人以气象万千的景象。仔细研究过后,我们便发现这篇文章运用了览物之情,将“感极而悲”和“此乐何极”两种新题与情景相对应。
将文章的情景描述出来,诗人又写出了古代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态,这种豁达的心态,更是诗人所要推崇的观点,也能表达出他的政治见解。在朝堂中做官,就一定要心胸开阔,并且有爱国主义思想,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因此,这篇文章看似是对好友的赞赏,但仔细琢磨后会发现,其实是在抒发范仲淹的一种思想,劝诫人们不要因为外界的好与坏,而让自己喜与悲。
不过却也出现了一个矛盾:有人认为这篇《岳阳楼记》,是为了赞扬他的好友滕子京,可对方却在官场上没有多高的政治觉悟。如若范仲淹真的要赞颂对方心胸豁达,那可真的是“有眼无珠”了。滕子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司马光就曾在自己的作品中记载过,滕子京曾因挪用公款而被贬官。
到被贬之地后,滕子京又用自己的“小金库”重修岳阳楼,至此他还是犯了和以前同样的错误,因此不少人认为滕子京用钱挥霍,政治觉悟不高。“宋史”却认为,滕子京将所有钱财都施舍出去了,手中并没有闲余的款项,能表现出滕子京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好官,他的钱都用在了“刀刃”上。
即便如此,但滕子京真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吗?显然,没有任何依据。因此有学者认为,范仲淹之所以写出这篇文章,完全因为滕子京为他送来了一幅“洞庭秋晚图”,诗人本身甚至都没有去过岳阳楼和洞庭湖。滕子京之所以要重新修缮岳阳楼,只希望提高自己的形象,找到范仲淹,也是想借助名人提高自身影响力。
范仲淹无奈之下,只能给自己的好友写这篇《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并非是滕子京真正具有豁达的情怀,很可能只是想让滕子京做到这般豁达而已,并且让他将爱国作为从事政治的理念。由此种种,可见范仲淹的这篇《岳阳楼记》,看似歌颂好友滕子京而写,但了解了当时的背景后,这种说法便有待商榷。
另外一边,范仲淹和滕子京之间关系密切,两人命运类似,并且有深厚的同学情谊。滕子京被贬之时,范仲淹宁可辞官,也要为好友辩护,可见他们两人间深厚的感情。范仲淹很有可能是得知滕子京被贬后,出于心里上的不舒服,而写下了这一篇文章来劝勉他。看到这里,有一些家长便认为这教科书中的观点并非正确,因此应该予以移除。
“我们现在提倡读书要用批判的眼光,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主张古代读书人却没有胆量提出。”——马南邨《不要秘诀的秘诀》
无论是个人地发展,还是在其他方面,我们都应当做到吸取事物的长处。即便有些家长认为这一篇《岳阳楼记》并不一定是赞扬滕子京,但文章中的豁达境界,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这篇文章最精彩之处,在于它的内涵和精髓,而这一篇文章到底是为谁而写,不应该作为讨论的对象。至此,读这篇《岳阳楼记》,我们更应该学的是其中的观点,而不是看书写的对象是谁。
参考资料:
范仲淹《岳阳楼记》
马南邨《不要秘诀的秘诀》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有家长提议将《岳阳楼记》移出课本,只因文中提及一人,有道理吗-岳阳楼记讲解视频第二课时 https://www.bxbdf.com/a/17365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