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没事,这不还有二季度嘛。
1月和2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7.44万亿元,实际增长4.9%;除汽车以外的社零总额是6.73万亿,同比增长7%。
如果只看前俩月的数据,不能说龙抬头,但还是嗯了起来。
然后3月的社零总额是3.42万亿,同比下降3.5%,汽车以外的社零总额下降3%。从增长转入下降,二者都比前值低了10个点左右,为20年5月以来最低。
餐饮收入同比下降16.4%,20年6月以来最低。
所以我很佩服经济媒体,他们才是最标题党的。
3月的数据把1月2月还算不错的增长往下砸了一大截,但只要总量害行,那就是“高于市场预期”。
(而且我依稀记得:年初的时候,所谓“一季度GDP市场预期”不是在5%以上么…)
对了,投简历不是讲究“金三银四”么?
3月的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上涨0.3%,到5.8%,是20年6月以来的最高值。
16至24岁的调查失业率是16%。
这个数据是“逆季节性”的,可以侧面说明投简历投麻了的胖友不是错觉。
往下砸的,一个是房地产。
半硬着陆。那个小阳春阳了不到一周?比有些奥密克戎转阴还快。
3月商品房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2.2%,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17.7%,到位资金同比下降23%。
(大本钟下送快递)
另一个当然是散发疫情。
现在在顶的,政府投资基建算一个,3月的投资增速是11.8%;
出口还能算一个。虽然上海的港口吞吐量同比下降,对欧盟、对俄罗斯的出口增速也在降(是的,3月对俄出口只有38亿美刀,而1月2月加总是126亿美刀),不过增速还在10%以上;
受基建拉动和出口维持的影响,3月制造业投资增速在11.9%,吼。
目光其实都在二季度。
上海疫情是3月中开始影响物流的,全面爆发得到3月底。
换言之,上海疫情对一季度经济的影响,其实只有半个来月。
而且这半个来月是有buff的,即库存。工厂生产都会提前备料(forecast),一般会有2到4周的元器件库存在仓库里。
真正的AOE是在工厂消耗完库存之后。BOM上的料一旦用完(而且不用全用完,有一个螺丝钉用完了生产就寄了),工厂只能陷入彻底停工。
而且这种停工一般是没法接新订单的,因为不能确定恢复物流以及旧订单交付的具体时间,你没法做排期。
这时候第一波遭罪的是工人。能回家领基本工资的已经是幸运儿,不少会被直接开掉,因为他们是劳务派遣。
第二波是工厂,因为利息房租是照付不误的,与此同时你还没有新订单。大厂熬得起,小厂大概也就两个月。
第三波是上下游,尤其是上海周边做配套的。
你在上海,我给你供个cnc壳子,你停产了我也得停,因为很多元器件是定制的(通用的我也得去花时间找新客户);
你在上海,你给我供cnc壳子,你停产了我直接躺下。
总装厂停产,元器件厂还能继续做,毕竟总归是要复产的;但元器件厂停产了,总装厂最冤,因为合同里的违约风险签在他头上。
上海是华东多条产业链的中心(例如汽车和半导体),上海摆得越久,二季度越难看。
现在新口号是“民生要托底、货运要畅通、产业要循环”。
反过来读,就是眼前的困境。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2022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 4.8%,这一数据透露了哪些信息? https://www.bxbdf.com/a/171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