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个广东人
能逃过红木家具
而这款红木家具很有可能就出自松园(以下简称“松园木雕公司”)
▲ 松园广作家具博物馆
设计、选料、开料、干燥、造料雕花、组装、刮磨、打蜡上漆……在这里一根根不起眼的木头在工匠巧夺天工的雕琢下化作一件件别致典雅的广作红木家具这是这家老字号百年来深耕的事业在榫卯之间、雕琢之中秉承“古雅匠心、古韵传世”的文化底蕴孜孜不倦打造松园红木品牌只为让广作情怀长存于发源之地发展沿革● 早在清朝中后期,江高神山地区村民就有学木雕的传统,到了民国广作红木鼎盛期,神山一带大岭村上下,学木雕的“手作仔”更多,松园红木就是从这片木作土壤中诞生。
● 民国初年,胡氏家族第一代传承人胡超洪,因木作技艺高超,被村里人称为“木作洪”。
● 1958年,胡超洪与其儿子胡枝在神山设立了石龙松园木雕合作社。
● 1972年,胡枝牵线在大岭村设立了广州木雕家具工艺厂发外加工点。
● 上世纪80年代初,胡枝的儿子胡敏强创立了神山大岭松园木雕厂,后改制注册为松园木雕公司,成为第三代传承人。
据了解
上世纪50年代江高神山一带就约有数十人在广州木雕家具工艺厂从事木作行当后来,这批手艺人或开家具厂或钻研工艺,或带学徒加之广州木雕家具工艺厂发外加工点设立后村民将散件带回家制作广作火种在神山地区燃得越来越旺“松园”一名正是源于大岭村的一个地名现为经济社的名字松园木雕公司董事长、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胡敏强:“从古至今,大岭村一直是‘手作仔’栖息的地方,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大地之时,我以地名命名木雕公司,在这里制作红木家具,经营发展企业,和其他十多家家具企业一道,坚守在这片广作起源地。”
沙发靠背采用如意挑麒麟造型,神气活现;中雕喜鹊闹红棉;下部围饰镂空双龙戏珠图,镶嵌精选天然云石;扶手精雕两条吐珠鳌鱼;沙发腿浮雕四只神兽,脚踏神珠……
这是松园红木收藏级
10件装广作红木家具
也是镇厂之宝、镇企之宝之一
其中
《金鼓齐鸣》是松园红木
打造的红木家具盛世经典
目前作品陈列于松园木雕公司内


▲ 松园红木收藏级广作红木家具“金鼓齐鸣”。“金鼓齐鸣”之音,表“今古齐明”之意。
胡敏强:“这一套的每一件,从酝酿、选料到策划、设计,再到制作完成,花了十年时间,父亲出点子,我和哥哥牵头,调动全厂技术骨干,一锤一凿雕出来,是胡氏两代人和松园人长期心血投入的结晶。”

除该作品外
松园红木还有多个经典之作
存于广州松园宾馆、北京钓鱼台国宾馆
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广东省博物馆等地
在松园木雕公司生产工作间
工艺师傅沉浸于
家具打造的各个流程中
一条条原木运进来
一张张打磨得漂漂亮亮的红木家具
从这里运送出去
···随着木材加工机械化生产的崛起
手工锯木渐渐消失
但榫卯仍然是传统家具的精髓所在
浮雕、圆雕等雕刻技法
依然被灵活运用其中▲ 工艺师傅正在处理木料、打造家具
多年来
松园红木坚守
“以真为珍,以真为尚”的经营理念
专注于广作红木家具的设计与制作
专业生产
传统明清古典风格红木家具
和设计制造现代新古典家具正是松园红木的发展之道
“我们的创新是继承了父亲这一辈的衣钵,那一代手艺人将传统思维转变为现代实用,创作出人们喜欢的产品,实现‘实用+意念’相互融合,让家具变得圆满、有意义。”

▲ 胡敏强(左)讲述松园红木的发展之道
如针对当前房屋面积普遍有限的情况松园红木设计出扇形官帽椅集优雅端庄与实用于一身
企业的发展、品牌的传承离不开新鲜血液的加入近年来松园红木走上了非遗传承之路给年轻一代授课传授线雕、榫卯结构知识教授制作方凳、木雕小件等希望将木作的精神和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松园广作家具博物馆
该馆是松园红木对外展示的窗口,这是国内唯一一家集广作家具收藏、展示、教育、文创及技艺体验和传承于一体的广式硬木家具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基地。


如今
松园红木已经传承了四代
2013年,“园”商标注册
松园红木这个企业
沿用了数十年的品牌得到了保护
也是这一年
松园红木荣获“广州老字号”称号
今年
松园红木正在进行
“中华老字号”申报工作













文:陈淑娴
图:石建华
设计:谭颖琳
编辑:陈若兰 张如燕
审核:廖真怡
复核:林梅芳
签发:刘海裕
白云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话说,老广人家中都有一套! https://www.bxbdf.com/a/1710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