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香港旅游被打死?一个旅业者的声音

10月19日,一个在深圳集散拼团的赴港旅游团在香港购物店“发生争执”。苗姓客人等几人被“不明身份”人士殴打袭击,于次日上午宣告不治身亡。香港警方从当时定位“谋杀”改为目前的说法叫“误杀”。

媒体第一时间将此消息公布于众后,舆论首先对打人者身份表示困惑。为什么客人会跟领队和女团长发生争执?警方公布的打人者为啥主要是大陆人?业者很清楚,但大众舆论不清楚。“香港导游总工会”理事长称:虽然“导游阿珍”时间已过去五年,但实际上来港的内地旅游团,90%以上仍然是变相零负团费购物团,不健康的经营生态从未改变。

比较熟悉旅游行业情况的记者,将矛头指向了“影子团友”。啊哈,又出来一个新名词,说大家听得懂的话,就是“托”。既有医托、学托、房托,那么出现旅游购物的“游托”又有何奇怪?

舆论先别着急“知其然”,要先“知其所以然”。打人者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当然是不想“打死人”,又无杀父夺妻之仇。失手杀人或客人本有隐疾是最大的可能。但是舆论需要有建设性的引导,应做有良心的报道,谁都在担心:我会不会是下一个?我的旅游会不会成为另一次不幸的“死亡之旅”?

大家先来了解一下事件矛盾发生的根本原因:

香港三晚四天游(该事件中还有澳门行程,先撇开不表),游客朋友们先要知道旅游成本需要多少钱。吃住行三项,先说吃的,总共大概包含三个正餐一个早餐约150元钱(算是吃得好的),其他餐客人自理;三晚住宿约800元中等标准;旅游大巴费用约150元,只管一天半游程;其他导游等杂费100元左右;算出来了,成本约1200元人民币/人。

那么在深圳报名的时候,价格是多少呢?低的几十元,高的两三百元(可能还加上澳门)。如果在中国内地报名,还要加上机票钱,有时候更难看出香港游直观价格,其实报价时都按此标准计算。也就是说,不管您在中国任何一个地方报名,你都已经跳上了购物团的这条贼船。会不会成为一趟“死亡之旅”,就看客人各自的心态了。

旅行社在每位报名客人身上都先亏损了一千多元人民币,您以为旅行社是在做慈善事业吗?您到时候跑到人家购物店,说一句“太贵了不买”就可能脱身吗?根据香港购物店的佣金比例,综合平均计算应该在30%左右,还要再加上导游领队的一部分佣金。因为有些货品佣金高、有些佣金低。那么要赚回来一千多元的亏损,客人最起码要消费人均4000元以上。

如果您做不到这个购物数,首先最大头的损失是香港接待社。当然旅行社会比较温和,这团做不到还可以赌下一个团。但还有几个利益攸关方却没那么好糊弄了,一是香港导游。因为旅游购物体制的产业链,他们是没有工资的,靠佣金养家糊口;二是领队,性质跟导游差不多,但生活压力不如香港导游那么大。客人不购物,他们首先会跳起来,而且对他们来说是“非常绝望地”跳出来。大家只在电视上看到游客被欺负,但游哥看到更多的是导游坐在购物店门口哭泣!况且在本案中,到底是客人还是导游先动的手,警察还未予公布真相。有传言说是客人先扇了导游耳光。

为了让游客更多购物,在团体中安插“游托”早已不稀奇。这些“游托”的生存环境可能比导游领队更为恶劣。就好比一个催帐收钱的小弟,你能指望他只用哭哭啼啼的手段来“收数”吗?谁没有几个打手跟在后面。

作为有良心的舆论媒体,光是揭揭黑幕、曝曝光,那只是小学生水平。要能追问质疑社会化环境成因、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才对得起胸前“记者”两个字,也算能对得起死去那位大哥。

大哥您在深圳报名的时候,难道没有质疑那几个钱够在香港吃住吗?OK,就算您的文化不高,遇上旅行社几个骗子了,那么咱就再问一句:如果那个柜台旁边有一家标明香港三晚四天需要1500元的,您会撇开这两百元转报那一家吗?游哥已经听到全中国好几万旅游业者在异口同声地怒吼:不会!

到底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问题就来了。到底是客人“先不问青红皂白要低价”,还是旅行社“先搞低价再宰客”?在宏观经济学原理中,就凸显出“裁判者”的作用了。既然中国搞市场经济,宏观经济学当然也适用于中国。企业、消费者、政府是市场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三方角色,一旦经济行为出现久治不愈的顽疾,政府就需要当仁不让地站出来!

从二十多年前,政府就杀零负团费,但就如农民割韭菜,割了一茬又长一茬,一直到前两天还在割韭菜。治理零负团费的事情早已不是新闻,但若治好了零负团费,则可能成为一则最大的新闻!从出境游到国内游,再到周末度假周边游,哪一条线路不做零负团费?游哥和万千旅游从业者,早已经醉了。

如果政府管不了“消费者公示”,没有办法阻止零负团费的根源,那么能否象电影评级制度那样,将市场上自发出现的不同经营种类产品,进行级别划分。并对不同的产品品类进行不同的管理呢?电影有“适合所有人观看、需父母陪伴观看、不适合18岁以下观看”这种级别,旅游产品难道就不能有“有购物内容产品S级、有自费内容产品O级、完全无自费购物的P级”?

大禹治水,只可疏之不可堵之。市场治理,不是那么简单做一些道德判断就够的,还需要研究行之有效的、具体而有为的管理方法。祝逝者安息!但愿这种悲痛的事情,不再发生在中国游客的身上;但愿此次惨痛的事件,能够促成旅游管理部门更有效的治理方法出台!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如何看待香港旅游被打死?一个旅业者的声音 https://www.bxbdf.com/a/169352.shtml

上一篇 2024-03-04 21:09:36
下一篇 2024-03-04 21:28:32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