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融合概念是2012年,由美国Nutanix公司首次提出,直到2014年VMware公司才开始携手戴尔、EMC、富士通、浪潮、NetOne、超微等各大厂商,提供超融合基础架构解决方案。
超融合是一种以软件定义为中心的基础架构,也被称之为(Hyper Converge Infrastructure,简称HCI),它改变了传统x86架构和ARM架构,可以实现在每单台超融合设备中,都能包括传统设备的硬件和软件:服务器、存储、网络、虚拟化、管理工具等。国内厂商在2015年由深信服首个推出 aSV、aNet、aSAN超融合产品,此后超融合产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其中包括华为、华三、SmartX等,相继推出超融合产品。在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品牌中,到底该如何选择却成了一道摆在眼前的新难题。本文将深度对比和解析市场主流超融合产品,从而让您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选择。
深信服超融合




FC接口,基本可以满足当前所有存储设备吧,只要不是太老的接口就行。



深信服超融合总结:
优点:
(1)符合国人使用习惯,中文管理界面,操作菜单一目了然
(2)支持主流操作系统的迁移和转换,支持添加深信服设备
(3)支持多种备份方式,支持主流存储设备接口
缺点:
(1)没有高级容错功能,存在宕机风险
(2)使用中会有卡顿现象,频率较高
(3)超融合系统采用软件RAID保护,数据安全性无法保障(4)磁盘写入速度如果超过网络传输速度,系统会崩溃
由于时间和篇幅的关系,其它厂商超融合产品的深度解析,将于下一篇文章中更新。敬请关注,您的关注,是我创作的动力,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深度解析国产主流超融合产品(深信服篇)-深信服超融合hci https://www.bxbdf.com/a/15508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