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2011年用到现在的老用户,我认为B站近年来的变化主要有以下三点
1.网站整体氛围的变化
2.商业化日益成熟
3.网站的产品形态变化
下面详细解释,以及说说我认为的原因
“百万会员”这是早年关于B站的一个梗,说的是他的用户数量有一百多万那么多。这个梗其实一定程度上是可信的,我2012年年初注册的账户UID(也代表注册网站时的用户总数)大概是三十万。考虑到那时很多用户没有账号,百万用户的说法应该是接近实际情况的。
而到了2018年,月活跃数量已经达到了九千多万。那么问题来了,2011年的时候,使用B站的主要还是阿宅,是仅仅七年的时间里阿宅的数量就翻了几十倍吗?
答案显然为否。增长的用户里,很明显有相当一部分不是阿宅。
这就带来了第一个问题:社群分裂。
2011年的时候B站的各种内容还是以阿宅的口味为主,无论从分区到内容的取向都十分统一,但随着各种群体的涌入。网站内容的口味越发多元化,越发大众化。ACG为核心的各种亚文化创作内容生存空间被挤压,这也是导致许多用户开始对B站失去兴趣的原因——我喜欢看的内容变少了,或者反过来说,不喜欢的内容变多了(当然这一点还有其他原因,下面还会提)。
用户数量增长的第二个问题是,低素质用户变多了。
先别急着给我扣什么“贵族”的帽子,且听我理智分析一下。我们假设所有用户的平均素质都是一样的,每一千个人里面有一个人素质差。那么有一百万用户的时候,这种人的数量是多少?一千人而已。今天呢?恐怕就有九万人那么多了,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在低素质用户绝对数量增长的情况下,即便用户的平均素质没变,B站独特的“弹幕”评论也会让这种人的存在变得扎眼,有一个事实可以侧面反映这个情况——2011年的时候,B站还允许非注册会员发送弹幕,就是说你不用注册什么用户,打开视频就可以发弹幕了,这在今天恐怕是难以想象的。
何况网站从小众转向大众的过程中用户平均素质下滑的情况早已经发生过不止一次(离这里最近的例子就是知乎,这里不再赘述),如果再考虑平均素质的下滑,情况只能更加严重。
用户数量的增长还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营销号的大量涌入。
营销号的问题被诟病早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为什么B站早年没有看到他们的身影?因为B站早年用户数量真的不算多,去大众网站比如微博上“做号”明显好过在一个小众视频网站上费事——从一百万个人里面找“傻子”,和从几亿个人里面找“傻子”,孰优孰劣不言自明。
但是当用户变多的时候呢?情况不用我说,大家都看到了。
网站大众化还会带来一个无解的问题。B站之前流行的一些东西,包括用户创作,也包括新番动画,说到底还是属于“亚文化”的范畴,有些东西小圈子自嗨一下很好,大家看个乐呵就完事了,在监管不严,网站小众的时候,不是什么大问题。而随着B站大众化,有关监管也愈发严格的时候,真要把这些东西拿出来让大众品评品评,放到主流语境中,恐怕就要“见光死”了。
比如说,某种鬼畜作品;比如说,某种同人音声;比如说,部分用户不谨慎的发言;比如说,今年七月,哔哩哔哩被央视点名。限制这些内容的发表无疑会让用户不快,若是不加限制呢,只怕又会成为大众的靶子。
商业化日趋成熟是B站近年的第二大变化。
讲道理,商业化其实完全不是坏事,一个网站(尤其还是经营成本极高的视频网站)要存活下去必然要以某种渠道获利,问题只在于以什么样的方式获利。不获利的网站早晚要凉凉。更何况,建立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同样能让视频作者获益。
对于B站商业化这方面,我先简单给个评价——
到目前为止,我觉得OK。
我这么评价的原因很简单,这些收费,都是针对B站新增加的服务。原来没有的东西(我开始用网站是在2011年),你提供了,要收费,可以接受。
按照这个标准,还可能产生争议的就是新番动画这一块了。我也简单点说,B站以前资源多是多,但那些都是盗版,一站式解决方案固然令人怀念,但是时代变了。
关于商业化还有另外一个槽点巨大的存在,是激励计划,这东西从理想上来说是不错的。但是激励计划带来的大量低质量视频,至少应该让不想看到他们的人看不到。关于激励计划,我之后会再写一个回答来说。
最后一点要讲的,是产品形态的变化,距离现在最近,也是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个点。这里只谈最大的两个方面。
App主页改版,由原来以热度为核心的排序,改成了以智能推荐为核心的排序。
这个思路按说是没有错的,如果运用得当,它能够一举解决上述的所有问题。
社群分裂已成既定事实,那么与其把其中一部分赶走,更优雅的解决方法是用算法把不同爱好,不同审美的群体隔离开来,你喜欢A,就给你A,你不喜欢B,就不给你B。一些人提议的“为老用户设立里区”,其实就完全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解决,而且还能够保持新鲜血液的注入。这样,小众文化的生存发展空间也能得到保障。
另一方面,智能推荐还能弥补原有排序算法的缺陷。
热度排序,依据的是用户的点击量,收藏,硬币等等指标,这些指标固然与作品质量呈正相关。但是随着平台发展成熟,马太效应也会愈发严重,热度逐渐不再与质量挂钩,一些大人气UP主,随随便便水一期视频就能有几十万点击,在分区排行榜占据一席之地。而小UP主,即便视频做得好也难以上榜。更不用说一些UP主抱团取暖,互相“换量”,造成群雄割据的局面。在早期,这种问题并不突出,但是随着网站发展,就必须开始引起重视。
热度排序的另一个问题是容易被操控,如果有人想要进行商业推广,他就不必非要通过B站,而是通过第三方黑产,使用大量机器人账号进行“刷量”,以达到推广自身的目的。这对于B站的广告业务无疑是一种挑战。记得有一段时间B站首页的电影区视频全都是某一部电影的相关内容,考虑到那时B站广告位上没见到相关内容,难说背后没有影片发行商的手笔。甚至,进行商业推广的视频作者还可以倒打一耙。
所以智能推荐还能起到另一个作用,就是为广告业务保驾护航。
看起来许多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对不对?
然而并没有,究其原因,推荐系统太烂了
营销号的低质量视频甚至是垃圾视频依旧会被“智能”推荐;推荐流里的内容十分单一;哪怕是对于个人感兴趣的内容,智能推荐都没有做到全面展现,更甭提帮助用户“发现新大陆”。说实话吧,我觉得这玩意的综合体验,还比不上B站的首页。(更多吐槽挪到底部了)
智能推荐排序不是不好,而且我有理由相信其中一些思想已经应用到了热度排序当中。说他一无是处也不对。
但是,既然你要把这个东西当成主要功能,当成你的门面,能不能把它再做好一点?现在这推荐功能的水平,真的配不上一个九千万月活的上市网站。
最后讲一个问题,很奇怪关注的人比较少,那就是B站上线了小视频功能。
单说这个东西,本来也没什么问题,可是把短视频和智能推荐流结合在一起,怎么就让我想起了——抖音?
我今天不是要对抖音快手做什么居高临下的批判,因为它同样可以做好做精,作为长视频的补充未尝不可。何况这些视频里的内容以前又不是没出现过——比如说把各种碉堡搞笑集锦拆开来,不就是一个个搞笑短视频吗?我想提的问题是,抖音快手短视频的产品形态,以及它的运营思路,真的适合B站吗?
邯郸学步的还有知乎。我倒不是不能理解知乎和B站的高层们对抖音快手的巨大流量有多么眼红。毕竟对于互联网公司,用户产生流量,流量就是钱,没有哪个老板会对钱不感兴趣。
但是作为一个用户,我只想说能不能不要见什么火就学什么?昨天今日头条火了你学今日头条做新闻流(主要说知乎和一堆其他app),今天抖音火了你又学抖音快手力推视频流,那么请问你自己是个什么东西?合成兽?融合怪?还是四不像?更要命的是,一旦对你原有的业务产生影响,岂不是得不偿失?
抖音快手走的是大众化路线,把五花八门的视频通过推荐算法精准匹配推荐给感兴趣的人。这听起来很互联网,很高科技,还赶上了“机器学习”的大热门。
看着是挺不错,可你有能力做吗?能做好吗?快手抢占了短视频的蓝海难以模仿,而抖音的成功背后有今日头条积累的算法做支撑,就今天这个推荐算法的水平来看,确定不会步子迈太大扯着蛋?
何况走大众路线之前,更应该想明白,给你创收为你付费的这些人,是包含各种年龄各种职业各种兴趣爱好的普罗大众,还是特定年龄特定审美的特定群体。的确,先有用户才能有收入,但是开拓发展之前,是不是应该先维护好自己的基本盘?盲目地发展新用户,只怕会像老话说的那样——熊瞎子劈(摘)苞米,拿一个丢一个。
总结:B站近年来的变化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解决不了就算了,B站能做好的应该去做好。
发生了什么,我已经说完了,但是我更想说说我个人觉得应该怎么做
对于B站官方
1.推荐算法真的需要改进,把它作为门面,就要把它做好。
2.大众化的弹幕视频网站真不缺你一个,国内很多视频网站都加上了弹幕功能,若是你不能保持自身特色,他们把广告一去掉你就没有几条护城河了。保持自身的特色,很有必要。
3.大众消费的娱乐产品之间的精神内核还真不见得能拉开多大差距,说到底可能就是差一层皮。但是大家喜欢的,有时候却偏偏就是这层“皮”。给自己披上什么样的“皮”,或是要不要撕破某些“皮”,最好是想想清楚。
如果你是喜欢B站的用户,并且希望它更好
1.善用“不感兴趣”和“差评”功能,虽然你点了不一定有用,但是不点就是放弃了表达自身意见的机会。
2.善用“推荐”“硬币”“收藏”,如果你不是什么视频都一样喜欢,就别什么视频都三连一起上。
3.社区说到底是人组成的,你做出了什么,就对社区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能让社区变得更好的,还是作为社区一份子的你。你更好,就是社区更好。
===========
把自己在另一个问题下的回答搬过来了,感觉两个问题问得差不多。
===========把推荐系统的吐槽挪过来
你说你根据我最近看过什么东西来推荐也就算了,能不能再补充点其他的内容?我的首页内容的种类和我最近的观看历史的种类几乎没有区别是什么鬼?看了游戏视频就给我塞一大堆游戏视频,还不带换样的?同种类的其他游戏不知道给我推荐一下吗?还有我喜欢的鬼畜呢?成天就是游戏游戏游戏科技科技科技,不知道我还喜欢别的吗?大把数据摆在那就分析出这结果?合着我那么大一个收藏夹,和数不清的历史记录都让你给吃了?更别提塞进来的视频还有一大堆质量不怎么样,标题党营销号你不封也就算了,能不能让我眼不见心不烦?
==============
更新一张2013年的时候截得排行榜吧。五年过去了,就像高票答案说的,大环境变了,很多东西都变了,被迫改变的又何止一个B站。不过,我还是有点想念当年的小破站就是了….

===========新年的分割线
没想到这个回答能够获得这么多赞同,真的是受宠若惊,感谢大家的支持,评论区很多人的鼓励看了很开心。
写这个答案的初衷是一直以来看到很多(我认为)不到点子上的批评,最后实在是憋不住了。包括在这个问题下,有些说的我也感觉不是很到位。
有些人自身就是社区分裂的绝佳佐证,其中一些批评在八年前的今天根本不可能出现;
有些人是拿着误解和谣言在批评,当年的“逸”元手办,其拍卖的所得收益是分给所有参加拜年祭的UP,然而这却成了B站当年最大的黑料,那个子虚乌有的“不收一分钱”,至今还有很多人信以为真;
甚至有的时候,能见到两种完全相反的意见——比如说既有人批评粉丝对UP的无脑维护太多,又有人说评论区攻击UP的喷子太多,既有人说这是个精日网站,又有人说这里有太多小粉红。
其实我个人并不反对对B站的批评,到位的批评能够促进网站的发展,但是谣言和垃圾话是绝对不会让环境变得更好的。
谣言发展到最为智障的一次,是2018年初A站面临关站的时候,一堆人用“A站即使倒闭,也不会收用户一分钱”给它上香。有兴趣可以自己看看这个问题下面的其他答案,看看有多少人信了这个鬼话。
至于近年来舞蹈区的一些视频,我自己也并不想在B站见到。
但是实事求是的话,我只能说,这玩意火就是大众喜闻乐见的结果,未必就是近两年的问题。
我自己记得很清楚,《没有黄段子的无聊世界》热播时,有一支cos“教主”的舞蹈大火,人气远胜于她之前的视频,观众们看的是什么,我想不用说大家也心知肚明。(当然我是不会把自己摘出去站在道德高地上的,毕竟我也点进去了)
前几天我看到有一个名字带pilipili的用户,我觉得大概他是对B站上的一些东西心存反感才会这么表达不满。但是当我点进他的空间里面时,却看到他关注了一些“同人音声”主播,发表的视频封面也是有一些暗示。不知道在网络的另外一个地方,又有没有人把这些截图下来大加批判一番呢?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bilibili 发生了什么,大家觉得最近还好用吗?-bilibili现在怎么了 https://www.bxbdf.com/a/1540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