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确定的告诉你:接下来所有素质教育机构(包括艺术培训机构)都必须要有办学许可证。
不仅是办学许可证,还需要:缴纳保证金、接受资金监管、实施一课一消等措施。
以下内容来自于对最新双减整顿消息的解读,仅供娱乐。
某试点城市,某已拿到非学科(艺术类)办学许可证企业主传来的消息,逐一分条讲解一下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3月1号前,完成监管账户开立;
首先,所有能够拿到办学许可证
的,至少在场地、消防、教学内容、机构内部架构等方面是合规的。
也就意味着,未来还能在市场上存在的,收到监管账户开立通知的机构是其中一部分。
这个措施,将机构账户
分成2部分,一是监管账户,一是普通账户;所有学费统一进入监管账户,由第三方授权单位进行监管,并在满足一定条件后,划拨到普通账户。
机构可用作日常开支和分红的资金,全部来自于普通账户(当然,也可能是来自于你自身源源不断的追加投资)。
2.账户上必须预存30万现金,实施一课一消。如果账户余额低于30万,将触发红线。监管方将向所有在读学员家长进行预警、公示;
实话说,这一招有点hen。尽管不像学科机构一样,统称为“捐赠”,但实际上也没太大区别。
直到你机构不再经营,全部清算完毕,或许这30万还在你的账户上。
而曾经无数次运用未耗课学费来进行经营、分红、扩张的路数,已然走不通。
如果耗课跟不上,剩下的就只能是追加投资。毕竟,这30万是只能看,不能用的钱。一旦开始消耗这笔费用,你的学员家长都将收到预警,可能会有退费挤兑风险哦。
3.家长在学员端口确认到课,7天后,课消金额到机构普通账户;
第一点是引入第三方,第二点是监管流水,那这一点就是监管耗课。学生请假、旷课等各种无理由不到课的现象,可能会成为常态。
本来就耗课难的素质教育项目,也将变得更难。毕竟,家长手上现在有了自主权。之前的消课计算方式,未来不一定能行得通。
除了要努力加强教学和服务之外,产品的调整,运营节奏的调整也变得势在必行。
当然,这其中可能还会存在机构与家长之间的扯皮现象,继续经营机构的你,需要有应对方案。
4.退费可由家长自行在第三方监管工具上提请,机构不申诉就自动退费;
对于未耗课的退费,由家长自行在监管工具上提请,机构可以选择申诉和不申诉,如果不申诉的话,直接由监管方将未耗课时费退回给家长。
如果申诉的话……只能敬请期待了。
这4点,妥妥的教会企业主怎么看待未来的教育行业。不管是做早教、乐高、美术、舞蹈,还是体适能,能走的路不多了。除了做好长期追加投资的准备之外,还需要努力的提升自身综合运营能力。
未来能活下来的机构,一定,且只能是遵循:单店盈利模式!
这里也解释一下何谓“单店盈利模式”。
简单理解就是一个公式:流水大于结转,结转-成本=利润(利润为正数),这个公式实际上之前也讲过千百回。
说实话,这本是教育行业所有机构都天经地义要遵守的财务模型
底线。结果由于趋利者太多,变得愿意合规经营的机构成了另类。
当然,时间会证明一切。就如,但凡找我搭建过精细化数据管理体系的企业主,对于这次整顿是满怀期待的。
因为,不规范经营的机构终于要出局。但市场需求长期存在,只要继续坚守合规经营模式,教育行业依旧能看到前景。
对于还在抱有侥幸心理的企业主,也就随TA去吧。
5.据说,接下来将在全国推行这套系统;
这个说法,毋庸置疑。教育行业的整顿本身就是全国性的,且主要是针对“去资本化
、去产业化”而来。
所以,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把“流水”关到笼子里。过往低成本入行开办机构,拿着学费大肆扩张经营,企业主私欲膨胀的现象,已经一去不复返。
全国推行,全行业整顿,都只是时间问题。而且,我相信,时间窗口也将很快关闭。
还在指望招生治百病的企业主,真可以洗洗睡了。尤其是欠着一大堆未耗课的企业主,可能要去准备款项来填坑。
出来混,终究是要还的……
6.无证机构
预计会在今年下半年统一处理;
如果要把双减整顿
划个界线的话,个人认为在2021年政策出台到12月31号,这个时间段更多的是在定标准,以及把之前发出去的证书回收。
符合新标准的,按新标准变更证书;不想继续经营的,以注销的形式出局。毕竟,有证书的机构进行切换才是真正需要花大力气的。
对于无证的机构,很简单,也很直接:关停就好。
也许符合办证要求的,还可以去提交资料拿证;不符合要求的,或许从此也就一别了。
今年有几个窗口期,一是3月份,如果春季班无法令教育机构复苏的话,这个时候会消亡一大批中小微机构;
第二个窗口期会是6月份,这个时候消亡的机构,尽管同样的在3月份招生不利,但因为企业主自身财力还不错,进行过追加投资。
如果6月份暑假班还招不来学生的话,也就真可能会选择退出。
最后一个不确定性因素就是ZF统一的无证机构整顿行动。
7.不排除在非学科领域出具分类指导价
的可能;
从目前各种公号对于教培行业解读内容底下的家长留言来看,非学科指导价
的推行已经具备一定的群众基础。
推出的可能性有,但个人觉得,指导价的价位会比学科类稍高一些。
如果非学科的指导价也如学科类一样低的话,这个行业也就真的到头了。
数千万从业者,又该何去何从?或许只剩下我们自身去思考。【内容版权归属深学邦刘一一,转发请注明出处。】(刘一一,“深学邦”创始人,专注提升教育机构的综合盈利能力,微信号:sxblyy02)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现在的教育机构行业现状如何?-教育机构现在处于什么状态 https://www.bxbdf.com/a/1538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