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工业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进行时|治碱还沃土,强农振乡村-广东工业大学杰出青年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利涉大川,治碱兴农”乡村振兴实践团到阳江市海陵区闸坡镇开展盐碱地治理调研,探索如何破解闸坡镇撂荒盐碱地种植难题,寻找乡村农业新契机,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深入田间地头,找出实际问题

在闸坡白蒲村,实践团了解到目前闸坡镇正在持续进行撂荒地复种工程,部分盐碱化程度较轻的土地已经实现了复种,但是仍然有一大部分撂荒盐碱地距离海洋较近,常受海水倒灌、病虫害与自然天气灾害影响而复种失败或种植产量低下。

“这些荒地应该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希望你们能够帮助我们解决盐碱地的种植问题。”闸坡镇白蒲村党总支部副书记梁秀硕对队员们寄予厚望。

广东工业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进行时|治碱还沃土,强农振乡村-广东工业大学杰出青年

“利涉大川,治碱兴农”乡村振兴实践团在盐碱地上采样。

实践团进一步调研发现,白蒲村农户曾尝试在盐碱地上种植过多种农作物,比如普通水稻、木薯、西瓜等,但都因为土地盐碱化程度较高、海水浸田烂根的问题,产量低下,收益较差。当前,农民们因为没有改良盐碱地的技术,只能寄望于将土地流转出去。在部分经过排水处理的盐碱地上,白蒲村种植了当地特色作物——珍珠马蹄。但由于盐碱地自身营养匮乏,珍珠马蹄植株生长期疾病多发,加上气候影响与病虫害问题,珍珠马蹄产量十分有限,让农户们感到苦恼。

在岛西的一侧,闸坡北洋村同样存在盐碱地种植问题,实践团分析,如果要在这样的盐碱地上种植蔬菜,需要将表层土壤剥离、晾晒,覆盖非盐碱化的土壤,并且修缮好护堤与田地排水系统以防海水倒灌。如果要追求产量,还要针对盐碱地块进一步改良整治,通过技术手段排出土地深层盐分,增强土壤肥力。

科学分析问题,探寻发展新机

平兰村坐拥大片红树林湿地,但也受到560亩盐碱地种植困扰。目前平兰村正依托红树林优势,以观光农业、乡村旅游等方式,盘活土地,带动经济发展。而对于盐碱地,平兰村正在推进土地流转,以“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盐碱地。

调研中,实践团对各村的盐碱地发展状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白蒲村、北洋村和平兰村三个村都采用了土地流转的形式,将大部分撂荒盐碱地流转给企业,由企业对盐碱地集中统一治理,进行规模化机械化种植。

但从盐碱地收成上看,企业的集中治理成效一方面不及预期,另一方面各有差异。实践团分析,这主要是因为不同村落的盐碱地土质盐碱化程度不同,非差异化的盐碱地治理导致了白蒲村、北洋村和平兰村改良盐碱地所种植的作物收成有差异,部分种植水稻的改良盐碱地亩产与预期收益有较大差距,甚至产生破坏原生生态的问题。

农业能否可持续发展,农民对治理成效满不满意,是考察盐碱地治理是否有效的检验方法之一。目前,实践队已取样检测,将进一步研究再生水稻以及如何降低盐碱度,结合完善田地排水系统工作,以“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探索“盐碱发展”广工样板。

【撰文】黄林 赵强

通讯员 郭宝茵 谢睿毅 黄书赞

【作者】 黄林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广东工业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进行时|治碱还沃土,强农振乡村-广东工业大学杰出青年 https://www.bxbdf.com/a/149814.shtml

上一篇 2023-08-10 17:30:40
下一篇 2023-08-10 17:41:06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