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华大学强基班学习是一种怎么样的体验?清华大学的学长是如何学习的?他们又有着怎样与众不同的经历?
今天壹教育为大家分享清华大学探微书院的3位学长的学习经历和体验,并为大家带来【壹强基学长说】第二十二期专访——《在清华大学强基班学习,是一种什么体验?》

后面,壹教育还会定期为大家分享其他学长学姐们的宝贵经验,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郭逸凡录学校:清华大学就读专业:探微书园子里的美好9月,南方的叶绿意正浓时,北京的叶已经渐黄了。9月2日,是我报道的日子,或许是报道来得太早,一路上都没什么人,18岁的我背着吉他,拖着箱子,边走边扫视着旁边陌生的树,情绪十分混乱。这混乱里有离家千里求学的孤独和不适,有要见新同学和新老师的激动和紧张,也有对大学生活该如何渡过的迷惘。而走到紫操迎新大本营,我混乱的情绪就被迎新志愿者的热情冲散了。迎新的学长学姐涌上来问我的系别,把我引向正确的报名点。报道完后,一名学长上来主动为我提包,要把我送到寝室。一路上,他热情地为我介绍路上遇到的每栋大楼和每个场馆,哪里可以自习,哪里可以刷夜,哪里可以打球,哪里情侣常驻。他还为我介绍专业,介绍园子里的各种人和事,令我温暖无比。“真好,园子里的人真好!”当时的我如是想。在温暖而快乐的心境里,我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记得我参加的第一个运动会是新生赤足运动会;我第一个加入的社团是吉他社;还记得我第一次去答疑坊线下求问,第一次和刘清飞导师约饭……有趣的社团、精彩的活动、优秀的同伴、热心的学长和和蔼的师长,园子里的美好实在太多太多。能在清华学习是幸运的我一直都觉得,在清华,我探索了许久自己的体育爱好,我曾在晚七向羽毛球队的学长学习步伐,也曾在夕阳下和排球队的伙伴垫球扣球,棒球、网球、游泳、健身,辗转了许多项目后,我把跑步作为自己体育的归宿。当然,我来清华最大的目标就是在这儿学好知识与技能,为日后我科研抱负的实现奠定基础,在清华,这样学习和锻炼的机会数不胜数。在书院组织的微沙龙里,耕耘在学术最前沿的教授能回过头来用通俗的语言和我交流,分享他们求学的心得和科研的体会;实验室里,师姐不厌其烦地教我实验技术,为我讲解技术背后的原理,分享她的诀窍;各项人才培养计划与挑战赛事层出不穷。在资源充足的清华,我和我理想之间只隔着“努力”,而我也正一直和我的同学师长一起,不断奋进和努力着。张俊东录取学校:清华大学就读专业:探微书院强基书院的从游文化我是清华大学探微书院2020级本科生张俊东,目前正在攻读化学生物学+化学工程与工业生物工程的理工双学士学位。2020年5月,我读到了清华大学成立五大强基书院的新闻。出于对书院厚植基础、学科交叉理念的认同,依循自己内心对化学、生物学的兴趣与对将科学技术投入工程应用的憧憬,我选择进入清华大学探微书院就读。步入清华园以来,我逐渐浸润于书院的从游文化,深受“探微知著,奉献美好”这一座右铭的感召,督促自己以实际行动提升自我、服务社会,践行强基诺言,追逐科技理想。“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清华老校长梅贻琦的这句话道出了高等教育的真谛,也为强基书院发扬从游文化奠定了基础。在书院,各专业方向的导师们是“大鱼”;博学多识、经验丰富的他们引领我们这些“小鱼”,在生活、学习和科研等一片片缤纷多彩的海域畅游。导师们言传身教,学生们耳濡目染;经过积累与沉淀,“春风化雨乐未央”的氛围在书院水到渠成。就我个人而言,化工系的王凯导师和张强导师带给我的影响最大。王凯老师既是我的新生导师,也是专业课的任课教师。在步入清华园的第一学期里,王老师通过午餐会和微沙龙等形式,了解我们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情况,指导我们调整学习和生活节奏,并带领我们认知化学与化学工程专业;此后,当我在课程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王老师也及时帮我分析问题、调整心态,指导我完成由科学思维向工程思维的转换。张强老师是我的学业导师,他对关键科学问题的精准把握、对学科前沿领域的高深造诣和对科学研究工作的一丝不苟都令我敬佩不已。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我走进了科研世界,认识到学习知识和创造知识之间的差异;我逐渐理解了能源化学领域的重要概念与基本原理,意识到课内知识是进行研究性探索的重要基础。当我因研究结果与预期不符而感到迷茫时,张老师与我一同分析问题所在,启迪我找到方向;当我因课题进展缓慢而感到焦虑时,张老师安慰了我,并鼓励我冷静思考、提醒我勿急于求成。社会工作,向下扎根在老师们的激励和榜样作用下,我以端正的态度对待每一堂课,既注重夯实专业基础,也致力于拓宽知识面,结合科学与工程思维,将微观世界规律应用于宏观生产生活;我应用所学知识、追逐领域前沿,在金属锂电池固液界面膜(SEI)研究中另辟蹊径,初步揭示了晶界对传质性能的关键调控作用;我还积极参加相关母课题的研究,并以共同作者身份发表论文三篇。在跟从“大鱼”的同时,书院“小鱼”们的朋辈激励也使我受益良多。书院整合了多个具有共同学科基础的专业,这为学科交叉提供了无限可能。例如,由书院举办的“微沙龙”等活动为各专业同学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台,我因此认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伙伴,他们的观点给我的科研项目提供了极大启发。此外,书院还十分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并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得益于此,在社会实践中,我倾听生化医药的行业脉搏,且行且思的记录获得了校级金奖认可;在志愿服务中,我讲述清华风物与英烈事迹,通过线上支教传授知识、播撒梦想;在学生节上,我参与《前行》合唱节目;在晴朗冬日,我加入探微书院迷马战队,与同学们一同挥洒汗水……我看见,我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在两年来稳步提升;我看见,探微书院乃至全校的优良学风和科创氛围背后有我的一份贡献。这一切让我感到无比美好。如果强基书院的从游氛围和探微知著的无限精彩吸引了你,那么,我衷心期待在金秋时节的清华园看到你的身影!杨宗郁录取学校:清华大学就读专业:探微书院深深扎根,茁壮生长,枝繁叶茂真正开始动笔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已经在这所偌大的园子里学习生活了快三年了。回想两年多以前初入校园的懵懂与憧憬,可以说在探微书院,在清华大学学习的这段时光让我成长了太多。在清华这片沃土上,我从各处汲取养分,收获知识的同时也对我的专业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起初我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这个专业其实并没有特别深入的了解,我的班主任杨睿老师带我们参观了高分子实验室,在班会上为我们讲述了高分子材料学科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并且单独解答了我对于学科和个人发展的疑惑,可以说杨老师让我对高分子这门学科更加了解也更加热爱,也让我对于大学生活更有期待。书院给同学们提供的SRT、科学训练等科研机会让我有了进入实验室的机会,在导师和学长学姐们的带领下,我的科研素养和操作技术都有所提高,在不同实验室工作的经历也让我对高分子的应用领域更加明晰,找到了自己热爱的方向。在这里,有潜心学术、传道授业的名师,有完备先进的基础设施,也有在各个领域都有所擅长的热情的同学们,这些来自各方的帮助与支持让我更加热爱清华这所校园,真正明白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意义。在清华这片沃土上,我在众多可能性之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在这条精彩的路上坚定地前行。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1.选择了清华强基,你会享受到潜心学术的名师的传道受业解惑,享受到完备先进的基础设施,还能享受到各个领域都有所擅长的同学的激励与帮助。2.在资源充足的清华,我们和理想之间只隔着“努力”,在清华这片沃土上,你只需在众多可能性之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道路,在这条精彩的路上坚定地前行即可。素材来源:清华招生
壹教育说1.选择强基,虽然是选择了从事科研的志向,但学习路上并不孤单。你能够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学相伴而行,一起解决学习上的难题,一起分享成功后的喜悦。同时,也为未来的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人脉基础。2.强基报名已经结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同学们既要备战高考,也要重视校测备考,尤其是报名“复交南”模式的同学。因为决定你被录取的关键是校测成绩,所以提前进行系统的强基校测训练,才是决胜强基的关键。壹教育强基计划校测冲刺班笔试辅导:数学、语文、物理、化学、历史面试辅导:针对“强基计划”面试中的考试情况、考试题型、考试特点、面试流程、面试礼仪、面试形式、面试规则、高分技巧等方面进行深度辅导及模拟训练利用好校测就能逆风翻盘参加壹教育强基计划校测冲刺班助力成功上岸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壹强基学长说|在清华大学强基班学习,是一种什么体验?-清华大学强基计划百度百科 https://www.bxbdf.com/a/1491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