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小伙高考744分,清华校长亲自登门,一进门却傻眼:这是你家么?
什么样的家庭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孩子,高考满分750分,他考了744分。
2017年,庞众望以理科684分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并获得了最高60分的降分录取资格。总分744分,清华校长激动地亲自登门拜访。

然而,当校长推开门,来到庞众望的家时,他瞬间愣住了!
低矮的围墙里面堆满了垃圾,破旧的小黑屋里甚至没有一张像样的书桌。
“这真的是庞众望的家么?”清华校长内心不禁打起了鼓。
他看着躺在床上的女人,还有站在门口呆呆发愣的中年男子,更加困惑了。
再看看瘫坐在床上的女人,还有站在门口眼神有些呆滞的中年男子,校长心中的疑问更深了。
直到一个清瘦却满面笑容的少年出现,校长的心里的疑虑才打消。
直到一个清瘦但笑容满面的少年出现,校长的疑虑才消除了。
原来,庞众望的名字有这样的由来:父亲精神不太正常,母亲下半身残疾,众望就是全家人的希望和精神支柱。
这样特殊的家庭环境却培养出了状元,真是令人惊叹!
对于普通人来说,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真是不幸,可是庞众望却说“我妈妈那么好,一直陪在我身边,我觉得别人应该羡慕。”
从庞众望的言谈中,可以看出,母亲庞志芹成为庞众望最亲近和依赖的人。

很难想象,这位残疾而且一辈子没读过书的妈妈身上竟然有着那么强大的精神力量。
庞志芹自下生那天起,就一直病痛作斗争,她先天发育不全,双腿被截肢。
直到她26岁,也没有人上门说亲,父母只好把她嫁给了精神上有残疾的同村男人。
婚后,丈夫在亲戚家打零工,父母仍然负责照顾庞志芹的生活。
后来,庞志芹怀孕了,一家人又惊又喜,好在,孩子生下来心智健康,取名众望。
就这样,一家人相互扶持着,日子也还过得去,谁知,庞众望6岁那年,查出了先天性心脏病。
医生诊断,孩子的病情很严重,需要花费巨额的手术费用,而且手术后也不一定能治好。
庞志芹慌了神,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有人说,算了吧,放弃吧,但庞志芹下定决心,一定竭尽所能去救儿子,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
没钱怎么办,只好四处求人,能张开嘴的,能说上话的,能借就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帮忙,不借就再回来。
庞志芹并不气馁,最终,不知道求了多少家,终于凑够了手术所需的4万多元钱。好在,手术很成功,庞众望完全康复了。但是,欠下的钱怎么办?
丈夫出去打工,每年最多剩下几千块钱,为了加快还债,庞志芹没日没夜地做绣活,满手扎的都是针孔。

庞志芹虽然身患残疾,但仍然自立自强的精神深深地影响着儿子庞众望,从小他就学会了独立。
5岁时,他就学会了剁土豆,虽然个子不够高,但他踩着凳子努力完成任务。
他每天早早起床,先收拾家务,再帮妈妈起床、洗漱。
虽然日子清贫,但庞众望感到很幸运,因为妈妈一直陪在他身边。
然而,庞众望初二那年,更大的困难降临了,庞志芹因为严重贫血住进了医院。
家里刚刚还清债务,一文不剩,但住院费却需要四五千元。
庞众望挺起了稚嫩的肩膀,他四处寻找亲戚朋友,最终凑够了住院费。
初二的孩子,哪个不是享受着父母照顾的那种安逸生活,可庞众望却一边打零工,一边照顾妈妈。
一个鸡蛋,娘俩都要互相让来让去。
贫困和窘迫的生活,对于庞众望来说没有什么,因为妈妈从小教育他:“人要往前看,你面对什么,你就要去解决什么,因为你总是要走下去的。”
也正是这种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让从小到大没有上过课外班的庞众望学习一直能够名列前茅。
有的时候,一道数学题,他能从早到晚做一天,这种迎难而上的专注和投入,恰恰锻炼了庞众望的思维能力。
想到妈妈身体不好,医生说她寿命应该比其他人短,庞众望就会都更加努力地学习和生活。
尽管生在一个看似不幸的家庭,但母亲平静地接受现实的态度,庞众望对于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坚信,让这个家透露着积极乐观。
最终,庞众望不负众望,考上了清华大学,然而,他却没有感到一丝的轻松,在他看来,就算进了清华大学,也是迈出了第一步,以后要走的路还有很长,压力感觉还是很大,能不能干出一番成绩来了,还是要靠自己去努力。
如今,6年过去了,庞众望本科毕业,并开始攻读博士学位。
遗憾的是,庞志芹已经去世,不过我想,她留给孩子的精神财富,足够庞众望受用一生,他会一直乐观、自强的活下去。
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我想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是用精神的力量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焰,培养他们的能力和品格。
教育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独立的品格,给孩子翱翔的翅膀,让他们飞向更高的天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河北小伙高考744分,清华校长亲自登门,一进门傻眼:这是你家么?-河北考生刚被清华录取 https://www.bxbdf.com/a/1457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