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爆料称,印度终于向比亚迪妥协,愿意支付80%的首付款项,但随即印度便拒绝了比亚迪投资10亿美元的建厂计划。印度为何会选择妥协?比亚迪的建厂计划为何被拒绝?印度与比亚迪的极限拉扯,还有哪些精彩细节?
在之前的节目中,我们聊到了印度向比亚迪进口电动公交车的事情,按照原计划,印度打算花费20亿人民币,从比亚迪购买1000辆K9电动公交车,不过最开始,印度方面提出货到付款的交易方式,遭到了比亚迪的拒绝,比亚迪方面强硬要求印度必须付清全款才肯发货。
经过双方的谈判后,事情似乎有了转机,最近不少网友爆料称,印度罕见地妥协了,表示愿意首付80%的款项。这个消息随后得到了比亚迪苏州某4S店的证实。
如果消息为真,那么对比亚迪而言,这算是可以接受的方案,因为80%的款项,至少能够保证这次交易的不会血本无归,不过至于能不能收回最后20%的款项,依然让不少中国网友存有疑虑。
随后又有网友爆料称,比亚迪方面也留了后手,虽然接受了首付80%的提议,不过比亚迪并不打算完整地将车送给印度,而是要采取分拆组装的形式,而且要把公交车中的电池系统单独拆下来留到最后发货,每发一批货,都要等到印度回款后再补发电池系统,这样一来,即便是印度收到了公交车,但是核心的电池动力系统还在比亚迪手上,印度想赖账也不行。
这个消息看起来臆测的成分就明显居多了,不过也不怪中国网友们对印度的信誉深表质疑,因为同样的事情在以前发生得太多了。
早在2008年,印度就曾从上海电气购入价值94亿人民币的6台发电设备,结果印度的莎圣电站项目早在2015年就投入商业运营,上海电气至今却没收到全款,目前上海电气已经提起仲裁并胜诉,但何时能收回全款尚未可知。
此外,江苏某新材料有限公司2022年也在网上曝料,称己方遭到印度拖欠逾7万美元的货款,原因是印度公司宣称货物存在质量瑕疵,拒绝付钱。然而江苏公司要求退货后,印度方面又漫天要价,索取货款30%的关税和10%的其他费用,并提出江苏公司需要先按原始合同支付货物价值7万多美元加上40%的关税和其他费用,印度方面才会安排退货,令江苏公司方面大感震惊。
当然,更不用说,印度频频以税务等问题,对中企发难,日前小米被印度扣押价值50亿人民币的资产,给每一家中企都敲响了警钟。
因此比亚迪在与印度的货款交易中,选择更加谨慎的方式,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过比亚迪一点不让印度占便宜的做法,印度方面虽然暂时妥协了,但是这梁子却也被印度记下了。
7月23日,据观察者网援引印度《经济时报》报道,据印方知情官员透露,印度监管部门以“投资安全”为由,拒绝了比亚迪在印度合资建厂的计划。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按照计划,比亚迪打算投资10亿美元,与印度位于海德拉巴的一家私营企业(Megha Engineering and Infrastructures)合作,组建一家专门组建电动汽车的合资企业,主要负责的是在印度生产从掀背车到豪华车型的全系列车款。有消息人士指出,在该工厂建成后,比亚迪在印度的年产电动车数量将提高到10万辆。
众所周知,中国电动汽车技术和市场都在全球处于龙头地位,其中比亚迪俨然已经成为中国电动车企业的代表,这一次比亚迪在印度建厂,也可以给印度输入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先进生产工艺,不过这显然并不能满足印度的胃口。
除了前面我们提到比亚迪在货款往来时的强硬态度外,印度拒绝的原因还有三点。
第一,印度本土企业可能被打压。
印度拥有着被全球投资青睐的新兴劳动力市场,人口基数全球第一,也让劳动力价格变得相当便宜,因此国外企业在印度建厂已经成为风潮。
但是印度一直有一颗成为世界最强的雄心,并不满足于成为世界代工厂,因此莫迪政府才频频限制外企投资,其目的就是要为本土企业创造生存空间。比亚迪的电动汽车,在欧美市场已经证明了自己的竞争力,印度又是中国的邻国,运输距离的缩短可大大降低成本,只会让比亚迪的竞争力更强,因此印度政府肯定不会坐视比亚迪在国内抢占市场。
第二,印度想要的不是比亚迪的产量,而是比亚迪的技术。
在比亚迪的这份建厂计划中,该合资工厂仅仅只负责组装,所有的汽车零部件,都需要在中国国内生产后运到印度。也就是说,印度的电动车制造,只能学到中国的组装流程,而无法获得核心技术,这显然令印度很不满意。
当然,中国的汽车市场,其实也是经历了数十年的合资时代,才发展到现在这一步,印度想要直接一步登天,通过招商引资就能获取海外企业的核心技术,没有一家车企会搞这种“慈善”。
第三,印度的政策对中企限制重重。
在2020年4月,印度便更改了外国直接投资政策,要求来自“与印度陆地接壤的国家”的在印投资必须获得政府批准。虽然这项政策并没有直接写明针对哪些国家,但是考虑到近年来中国企业在印度的投资热潮,很显然该政策将直接影响中企在印度的投资,尤其是收购计划。
因此,印度不但担心比亚迪的合资品牌会抢占印度企业的生存空间,而担心比亚迪会通过合资对印度本土企业进行大量并购,那印度制造业强国的梦想,还未发育就要中道崩殂了。
总的来说,印度虽然是外资趋之若鹜的新兴投资市场,但是印度政府的严防死守,加上印度本土企业的信誉又是良莠不齐,中企未来在印的投资,也会更加慎重,加深考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网传印度妥协,承诺首付80%,但拒绝比亚迪建厂,中企还有后手-比亚迪在印度哪里建厂 https://www.bxbdf.com/a/1430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