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小镇做题家”为清华连续高考14年:今年考入上海交大的他,会去上吗?-小镇做题家之死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考取一所名校,是所有莘莘学子的梦想。

有这么一位执着的考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风雨无阻复读了13年。

过去这么多年,他考上过不少好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等,但全都放弃了。

他表示:清华才是我的梦想。

他就是唐尚珺,网友们口中的“小镇做题家”。

33岁“小镇做题家”为清华连续高考14年:今年考入上海交大的他,会去上吗?-小镇做题家之死

今年的唐尚珺第14次参加高考,而这一次,他考上了上海交大。

上海交大是赫赫有名的c9院校之一,是无数人做梦都想进入的殿堂。

这一次他会去吗?

1

1988年,唐尚珺出生在广西防城港的一个贫困家庭。

上面有3个姐姐,一个哥哥,他是家中最小的孩子。

父母都是农民,整日辛苦劳作,家里主要收入就是那几亩薄地。

想要靠种庄稼养活5个孩子,无疑是困难的。

哥哥姐姐们没有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能明白学习的意义,很早便辍学打工了。

小时候的唐尚珺,也十分贪玩好动,经常跟着小伙伴去河边摸鱼捉虾。

但他胜在聪明,不用怎么刻意学习,小学成绩就能名列前茅。

清华梦不是平白无故有的,这一切还得从唐尚珺的父辈说起。

一次,父亲的亲友们来家里吃饭,聊起了村里的一个老乡。

“老张你记得吧,我们村的。

他考上清华大学就跟我们这些泥腿子不一样了,后来发展得特别好,我们村有一条路是他修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此前的唐尚珺深知父母不容易,却不知道读书还能改变全家人的命运。

至此,他暗自下定决心,以后一定要考上清华,报答父母。

2006年,唐尚珺考上了县里最好的高中(钦州二中)。

33岁“小镇做题家”为清华连续高考14年:今年考入上海交大的他,会去上吗?-小镇做题家之死

当地人说,只要上了钦州二中,就等于一只脚踏进了大学。

唐尚珺信以为真,学习上就放松了不少。

但他没有想过,这里的学生是整个县城升上来的好苗子,高手如云。

当他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跟不上学习进度了。

2009年6月,唐尚珺参加了人生第一场高考。

他只考了372分,被一所专科学校录取。

心里不甘心的他,想要复读。

父母却不是这么想的。

在他们看来,能走出农村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劝他去上专科。

可他觉得,只有好大学才有可能开启好的人生,那什么样的大学算好呢?

清华。

为了心中梦想,他劝通了父母开启了自己的复读生涯。

2

这个时候的他,完全没有想过复读之路会如此漫长。

成绩一直都在进步,但还是远远不能上清华。

2010年第二次高考,唐尚珺考了405分。

还是不服,想要重来。

2011年,他考了475分。

他又选择了继续下去。

2012年,他考了505分,刚过二本线。

这次,他终于看到了希望:努努力这不就进本科了吗?清华,等我。

2013年,他的分数上了一本线;

2014年,他以583分的成绩考上了西南政法大学,但没兴趣;

2015年,他考上吉林大学,放弃就读;

2016年,他以625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

这一次,老师觉得已经很不错了,就劝唐尚珺去读。

唐尚珺没有回应,但他动心了。

33岁“小镇做题家”为清华连续高考14年:今年考入上海交大的他,会去上吗?-小镇做题家之死

这一年,父亲被查出了癌症晚期,没有多少时日了。

唐尚珺带着父母去北京天安门,爬长城,还去了他未来的大学“法大”。

33岁“小镇做题家”为清华连续高考14年:今年考入上海交大的他,会去上吗?-小镇做题家之死

学校门外,父母的笑容很开心很满足。

可是旅游过后,他的想法又变了。

谁也没有想到,唐尚珺隐瞒了父母。

开学后,他没有去法大上学,而是回到了老家读高中。

对此,他给出的原因是父亲被确诊肺癌晚期急需钱,复读能拿到几万元奖金。

2016年,该学校表示,曾高考600分以上的学生只要在该校复读并报名参加高考,就可享受10万元的奖励。

此外,上学费用全免,还提供一套公寓式住房居住,每月补贴1500元。

如果复读生能够考上清华,直接奖励60万元。

就这样,唐尚珺又开启了复读生涯。

2017年,550分;

2018年,619分;

2019年,645分;

2020年,619分。

2021年,591分。

时间终于来到了2022年。

这一次,他收到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33岁“小镇做题家”为清华连续高考14年:今年考入上海交大的他,会去上吗?-小镇做题家之死

虽然不是清华,但也是国内名校,到底去还是不去?

34岁的唐尚珺,头一次考虑起了自己的未来。

“我的年纪越来越大了,就算以后真考上了清华,又有什么意义呢?”

33岁“小镇做题家”为清华连续高考14年:今年考入上海交大的他,会去上吗?-小镇做题家之死

3

唐尚珺有一个参考对象,广西同乡,考神吴善柳。

吴善柳这个人,大叔之前专门写过:《“高考疯子”吴善柳:11年前拒绝北大、高考10次上清华,毕业时36岁,现在他怎样了?》

两人同样执着于考清华,同样考了14年。

不同的是,吴善柳最终考上了。

从清华毕业那年,他36岁。

但因为年龄过高,没有工作经验缺乏竞争力,他没有去知名企业应聘,而是决定在郑州的一所私立中学担任数学教师。

没有选择去公立而是去私立的原因:他已经过了35岁,错过了招聘编制教师的年龄。

想到这里,唐尚珺对自己的未来更迷茫了。

“我可能也跟他一样,上个大学也没有什么用。”

33岁“小镇做题家”为清华连续高考14年:今年考入上海交大的他,会去上吗?-小镇做题家之死

如今,又到大学开学季,也不知唐尚珺有没有做出去上海交大的选择。

到底是梦想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可能连唐尚珺自己都说不清了。

高考14年,社会的高速发展足以改变很多东西,对唐尚珺而言,将全部赌注押在高考一场战役上未免有些得不偿失。

如果时光重新来过,不知他会对自己的人生作出何种选择,或许现在的生活将会是另外一番光景。

像这样的情况,对错其实很难定义。

但我想告诉同学们的是,成功的方式和途径从来不是只有一种。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用四条首尾相连的直线连接9个点,过程中笔不能离开纸张,你会怎么连?

好像怎么做都做不到。

就像下图,必须5条线才能做到。

33岁“小镇做题家”为清华连续高考14年:今年考入上海交大的他,会去上吗?-小镇做题家之死

如果局限在这些点所在的区域里,此题无解。

但如果打破现有的格局,把思维发散到点以外的空间,一切迎刃而解。

33岁“小镇做题家”为清华连续高考14年:今年考入上海交大的他,会去上吗?-小镇做题家之死

正如爱默生所说:“庸人之所以平庸,就是因为他们的思想过于固执。”

唐尚珺说:只有好的大学才有可能开启好的人生,我想要考清华,未来报答父母。

在他的眼中,清华是自己的终点,所以就把自己的未来控制在一个区域里。

但是,这怎么可能呢?

人生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不可能像计算机一样,只有0和1这两种逻辑状态。

只记得考清华不记得当初为了什么考清华,是可悲的。

我们在追梦的过程中,别忘了看看沿途的风景,更不要忘了低头看看脚下的土地。

希望朋友们都能在最好的年纪里:

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 文章来源:知否大叔(ID:zhifoudashu)。作者:知否大叔,80后自由写作人。三观比五官正,眼界比目光更宽广;没见过你,但比谁都懂你。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33岁“小镇做题家”为清华连续高考14年:今年考入上海交大的他,会去上吗?-小镇做题家之死 https://www.bxbdf.com/a/133959.shtml

上一篇 2023-07-15 18:03:15
下一篇 2023-07-15 18:16:43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