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农业网
原标题——曝光:农机的质量问题多、二手翻新冒充新机,劣质农机坑苦农民
又是一年“3·15”,从生活用品到农资农机,农民朋友每年的消费者权益日可能都有很多的话想说。中国乡村之声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也为农民朋友身边的质量问题而发声。今年,我们关注的焦点就是农业机械。
2016年,我国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5%,农业机械化正向着全面、全程、高质、高效发展。但与此同时,农业机械质量问题也不断暴露出来,给农民群众的生产带来困扰,严重的甚至影响到人身安全。
来自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协会2016年一共接到了农业机械方面投诉2611件,其中投诉质量问题占了大多数,有1449件。
农机质量不稳定,坑苦农民
“3·15”前夕,记者在针对农业机械质量所做的调查中发现,有些厂家生产的农机质量之差,令人瞠目结舌。河北顺平一家农机厂生产的大型玉米收获机,连续两年发生严重质量问题,甚至发生机器伤人和自燃等事故,引发大面积投诉。
农民:这个车是全靠液压行走,油管经常崩,一崩就是一整箱液压油。链条换的不能再换了。离合这块经常挂不上,齿轮都给打坏了。收玉米收满以后,舱升不起来,必须等上十来分钟,歇一会儿,才能升起来。这一天坏的(次数)你数不清楚。
农机质量不稳定,严重影响着我国农机推广的步伐。和普及率的高速增长对比,我国农机产品质量合格率却变动不大。
2015年,农业部办公厅发布的农业机械质量调查结果显示,用户对拖拉机和玉米收获机的综合评分分别为84.25分和81.30分。虽然农机使用率走上去了,但是农用机械的质量却并未见大幅提高。劣质农机怎么出厂的?有检查吗?
农业部农机化司科技教育处处长刘云泽提到,企业按照标准究竟生产出什么样的机器,这是企业自行把关的,质检部门无法做到逐个机器、产品检查。目前采取的出厂抽查,难免有漏网之鱼。
刘云泽:国家质量安全法里面规定产品的质量责任主体是企业,你自己设计了一款产品、你自己定了一些标准然后你自己可以生产,国家的要求就是只要符合经检验合格,经验合格指的是这个产品的标准,符合标准就可以上市去卖。
记者:也就是说他可以先卖着,如果出了问题的话再查他?
刘云泽:不出问题也可以查,我首先相信你是合格的,然后国家质监局定抽查哪些,根据投诉、根据老百姓使用的反映情况,列一些计划,对哪些产品进行抽查。
这样的抽检方式显然有一定的弊端,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宁学贵说,未来,监管标准要延伸到生产线。企业拥有了合格的生产线,生产出的劣质农机自然就少了。
宁学贵:我们国家现在要加大制造生产线在线检测和监测。制造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或者防错能力,当然现在还有一个就是要进行智能化制造,我们行业现在主要体现在智能化装配,通过数字采集,生产线上能做到防止装错。
如果进一步严格国产农机生产企业的检查标准,是否就能大幅提升我国整体农机产品的质量呢?农户就不会买到劣质的农机了吗?
宁学贵:农机鉴定工作肯定要进一步完善,更加市场化,既要管好,又要企业进一步发展。现在在鉴定中间,如何更好地把握对企业的生产能力的审核,又要促进。因为我们是小企业为主,如何保证他们的发展,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管得严了还是松了,要平衡,因为还要确保企业发展。
据统计,我国当前共有农机企业超过1万家,但是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只有2千多家,不到五分之一,整个农机行业仍旧需要升级。二手翻新农机冒充新机
记者在调查采访时也发现,在农机消费市场上,还存着不少二手翻新农机乔装改扮、冒充新机的情况,而对此,农户只能自行承担风险。
去年年底,河南商丘的廖老汉网购了一台拖拉机。当时,卖家声称,这台“东方红”大马力拖拉机是“2016年8月”生产的。原价8万元,为了着急出售,只要4万5千元。
不过,仅仅从外表上看,都看不出来这是一台全新的拖拉机。排气管的铁网已经彻底烂掉了。从机身到轮胎,无处不在的机油则暴露了发动机的问题。
廖老汉:上来乱冒油。你看这都漏油,上面这盖子全漏油,我用密封胶封的。这都是老家伙。漏的是机油。本身修过了他喷漆,当新车。原先漏更多。
在安徽阜阳,农户小周购买的拖拉机还没开到家里,就撞了墙。
小周:走着走着没刹车了,撞到了墙。前面大盖都没了。机体不行了,配套也不行了,水箱还漏水。
两个人买到的无疑都是以新机器名义出售的劣质翻新拖拉机。
为了节省资金,也随着网络的发展,不少农户通过网络平台交易,购买二手农机。记者打开某二手交易网站,输入“拖拉机”,仅在济南一地,从2017年1月到现在,就有将近160条出售信息。
随着二手拖拉机交易而来的,是坑害农户的劣质二手翻新拖拉机。
农业部农机化司科技教育处处长刘云泽也提醒农户,如果购买到了劣质的翻新拖拉机,最直接的是投诉到工商和公安部门。
刘云泽:按照三包规定,在三包期内到消费者协会那里去投诉,质检部门、工商部门就管产品质量的那些机构他会采取措施。
山东博兴县工商局曾经查办过一家翻新名牌拖拉机的窝点。工商人员说,类似的制造窝点,应该被查处。
工商人员:这个车的质量、使用年限,现在根本看不出来。下一步要依法进行查处。
本文来源: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
记者:李伟民、纪翔 // 编辑:白晨 // 责编:孙涛 // 监制:汪群均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曝光:3.15 农机问题-农机2023年发展前景怎么样 https://www.bxbdf.com/a/1323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