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的硬装就是就是施工工费加辅材加主材,在全包之后你只需要买点软装以及家具和家电。硬装通常会占据装修预算60%左右。今天小嘉逸就教大家怎么做份简单的装修预算。
剩下的就是软装与家电家具搭配了,软装通常会占据10%左右的费用(包括沙发、茶几、窗帘各种装饰品,软装可能个人理解的不太一样,有些人认为软装不包含家具,本文包括在内)
装修,真的是一个沉重的包袱。无论是清包、半包or全包,怎么“包”都是陷阱。房子没装完,钱却花精光了(同意的小伙伴握握手)。其实,很多人面对装修的时候,既是自己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毫无经验不说,本身自带对装修公司的恐惧感。
装修到底要花多少钱?该从哪里下手呢?
这个问题,装修第一站特地请教了装修界的老师傅来给你支支招!
首先,先来做一张装修预算表吧!
预算表里都有些什么?
装修费用主要包括4个模块:人工费、工程直接费(含主材费、辅料费)、管理费、设计费。除此之外,爆改拆墙、建筑垃圾,还需要加收垃圾清理费(得用几百号袋子,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有的楼层运送不便、人力搬运,还需要有材料转运费;层高较高的房子,临时搭建使用脚手架、操作台等,还需要临时设施费……
按照房间各个功能区域做出的预算表
一张表自然是不能包罗装修万象的,我们要做的尽可能是让自己心中有数:
看得见的费用:人工费、管理费、设计费。这些费用价格透明、固定,并且有合同在手,也不用费太多的精力;
看不见的损失:工程直接费(含主材费、辅料费)。参差不齐的材料,价格繁杂的市场,最心悸的是,商家毫无底线的“杀熟”!
装修队提供的预算表中有哪些常见的猫腻?
看上去明明白白的报价单,往往藏着外行不了解的知识,一些无良装修公司通常会在这一块做手脚。
(1)材料产品、价格标注不明
一些主材会被注明协商价格暂定,而在价格栏中却报了低价,使总价看起来比较低。事实上,这个价格根本买不到合适的主材,于是预算会不断超支。
还有的装修公司不用价格很透明的名牌产品,或者清单上只写品牌不写具体的型号,让消费者不清楚价格。一定要问清楚每一种主材的品牌和型号。
(2)漏项
这也是一些装修公司最卑劣的手法,欺骗业主不懂,故意漏项少报项目,使预算看起来很低,真正施工时,以预算中没有这个项目,各种要求加钱。
(3)重复项
有一些费用其实已经包含在前面的项目中,施工方钻业主不懂的空子,进行二次收费。
如:倒角加工费(倒角以及切割加工一般由瓷砖厂商提供,收货时应该是已经完成加工的,不存在装修队加工的问题,因此也不应该存在人工费。)

非必需用品方面,推荐按照实用至上、使用频率等原则:
比如智能家居、懒人必备甚至网红产品等家居生活用品,可以在入住后按照个人审美、生活情趣逐一甄别,也就是说,这些在装修预算中几乎不占比例。
根据相关汇总数据分析,装修预算参考配比:软装:硬装:预留金=3:5:2,按照10W预算入住的话,软装预算是3万元,5万元就是硬装的费用了,留出2万元左右的预算空间,以备处理一些装修过程难以预知的情况。
在各个功能区选材上,到底是选好的,还是选次一点的,我们总结了不少血泪经验:锅碗瓢盆、砖瓦水泥,几乎每一种建材都有“不能说的秘密”,商家与业主间真的存在信息差,处处上演卖家秀&买家秀戏码。
选材口诀:同类产品选口碑,同价产品选质量。
下面,就来梳理各个功能区所需的材料清单,选好了就果断放进购物车吧。
建材类:瓷砖、地板、涂料、石膏吊顶、橱柜
灯具类:主灯、、氛围/辅助灯
电器类:灶具、抽油烟机、净水器、风暖浴霸、镜前灯、换气扇、淋浴器
五金类:电表箱、门锁门吸、开关插座、水槽龙头、地漏、角阀、门锁合页、置物架、毛巾杆、花洒、地漏
卫浴洁具类:坐便器、浴缸、浴室柜、洗脸盆
老师傅总结:先划分家装建材大类,列出一个初步的材料清单,做好兜底,有个心理预期;再根据家庭实际需要以及装修进度,逐渐完善装修清单的大件小件,大到家庭实际居住面积和常住人口,小到瓷砖规则和灯具位置,样样件件,都得要操心。
其实,无论怎么调,都要先做好实际支出大于预算的心理准备。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装修预算怎么做最简单?老师傅说看这4点就行了(装修小白手把手教你装修预算) https://www.bxbdf.com/a/1265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