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 通讯员 严丽 王洁
自制尿壶、吊牌、“袜套”约束带……这是哪里组织的创造大赛现场?不不不,这里是医院,收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武汉协和医院西院。
2月8日开通的武汉协和医院湘雅病房,和9号开通的协和-湘雅-中山联合病房,各负责接收治疗50张床位的重症患者。在队长钱招昕的带领下,重症救治管理的“湘雅模式”在武汉复盘。仅一周时间,收治的首位重症患者已成功出院。
除了精湛的医技和成体系的管理模式,他们还有很多“独门绝技”。如,医护联合查房中发现的“猫腻”,被他们用DIY的无商标、无生产日期、无有效期的“三无”产品,一一解决。
细节“处理”,成为危重症患者管理的“神助攻”。
“A货”尿壶
成患者血氧稳定“神器”
一日,湘雅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潘频华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丽娜在查房中发现,一位患者血氧饱和度波动幅度大,每天血氧饱和度均要“往返”几次。

“他下床小便后,氧合会持续较长时间上不来。”跟随查房的管床护师刘葱告知。原来,患者有严重的低氧血症,按医嘱,病人不允许下床活动,要用尿壶在床旁解决小便问题。但尿壶缺货,患者又不肯插尿管,坚持自己下床小便。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治疗核心原则是改善低氧血症,避免低氧加重肺损伤和其他器官功能损害。这名患者氧储备能力差,自行上厕所会使低氧血症长时间多次发生,其身体各个器官保护治疗无法得到保障。”张丽娜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怎么落地医嘱?曹岚、邓桂元、彭小贝等三位护士长构成的“臭皮匠”,想出了办法——矿泉水瓶剪下瓶口,稍作“设计”,再画上刻度,自制尿壶就完成了。

用上了尿壶“A货”后,患者实现了床上自解小便,降低了氧耗,血氧饱和度也持续处于稳定状态。目前,自制尿壶已在整个病房推广应用。
自制吊牌约束带
降低管理差错率
副护士长张磊在督导时观察到一名老年患者进食极少。饮水洼田实验证明,患者存在明显的吞咽功能障碍。根据临床10年的ICU经验,她立即向值班医生建议患者停止自主进食,改为胃管鼻饲肠内营养补充每日热卡。

这样的变更,患者的营养支持有了明显改善。不过,这又产生了新问题:肠内营养和静脉输液的治疗在同一个输液架上,且无任何提醒分开标识。为降低护理差错,他们自制了营养吊牌。
此外,护士长曹岚还在查房中发现,上有创呼吸机的一患者的“约束”隐患。“镇静镇痛没做到位,患者易发生约束带崩脱,导致非计划性拔管,影响患者正常供氧和呼吸的维持,十分危险。”

然而,临时改造的重症病房,有专利设计的“乒乓球拍”约束用具也很稀缺。为此,曹岚自制了“袜子”约束用具。她往袜子中塞进一张纸板,让患者手掌朝下套入袜中,再对其手腕进行约束。这一“脑筋急转弯”的发明,大大降低了患者因约束不当而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几率。
“在这里工作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坚持沿用湘雅医院的三级查房制度、危重患者床旁交接班制度、重症医学科医生和护士长联合查房核心制度,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护理耗材缺少带来的管理问题,只要大家多想办法,办法总会比问题多。”张丽娜说。
据透露,这里明天有望有一批重症患者出院。
来源:科技日报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编辑:陈可轩
审核:管晶晶
终审:冷文生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查房查出“猫腻”,DIY“三无”产品“神助攻”-客房查三无房流程 https://www.bxbdf.com/a/1253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