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快乐?端午安康?答案竟然藏在“禁书”《西游记》里!(端午安康,端午快乐有什么区别)

一、端午快乐or端午安康?

前几年,在我还有一份码农的工作时,有一次刷朋友圈的时候,发现当年的一个高中同学发了一个朋友圈。好像是转了一篇文章吧,还添加了一些自己的描述,说现在祝福大家端午节快乐的时候,应该说“端午安康”。说的还挺有理有据的。当年那段时间,关于到底应该说“端午快乐”,还是“端午安康”,也有过很多争论。不过我当年并没有参与到这个事情当中来。毕竟这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事,与我的工作无关,与我的个人生活无关,费劲吧啦地争出个子丑寅卯,好像也不会让社会变得更好。所以,何必在意呢?

端午快乐?端午安康?答案竟然藏在“禁书”《西游记》里!(端午安康,端午快乐有什么区别)
端午快乐?端午安康?答案竟然藏在“禁书”《西游记》里!(端午安康,端午快乐有什么区别)

不过最近这个事情,又一次地进入到我的视线里了。因为现在又到了端午节了嘛,然后我惊奇地发现,现在网上几乎各个跟端午节祝福有关的地方,都变成“端午安康”了!

最明显的就是微信表情包,里面的端午节相关的表情包竟然大部分是“端午安康”。当然也不只是微信。在百家号等百度产品里搜索“端午节”关键词,大部分结果也是“端午安康”。当然,“端午节快乐”的祝福语和表情包,你当然还是能够找得到,但是相比之下就显得比较“孤家寡人”了。

所以,难道是近年来,学术界有了什么新发现,为“端午安康”正名了吗?

二、端午祝福语答案揭晓

当然不是的啦!

其实在去年,或者是前年年底的时候,我在央视的《百家讲坛》栏目上,曾经看到过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于赓哲教授的一期节目,他在里面就专门提到了这个所谓的“端午安康”的问题。他说了大概一分钟左右吧,总体意思是,这个“端午安康”的说法,在我国的古籍中,没有任何的记载。虽然流行的看法说得有板有眼,似乎有理有据,但是说到底,“端午安康”的说法也是现代人的发明创造,跟古人的称呼不同。

那么古人到底怎么祝福端午节快乐呢?堃哥特地搜寻了一下,找到这样一些历史名人的说法:

端午快乐?端午安康?答案竟然藏在“禁书”《西游记》里!(端午安康,端午快乐有什么区别)

可见,虽然没有“端午快乐”的字眼,但都表达了祝福“快乐”的意味;而所谓的“端午安康”,则是完全无迹可寻。

最近堃哥又在B站上找到了于赓哲老师本人发的讲这个话题的视频,大家可以自行搜索观看,做更多了解。

三、《西游记》是不是禁书?

当这个端午节祝福语的问题最近再次进入我脑海中的时候,我突然又想到了很多年前看到的关于《西游记》是否是禁书的问题。这个问题最早是在百度贴吧里看到的。那时候,有那么几年时间吧,由于两个新版《西游记》电视剧的热度比较高,大家对于《西游记》原著小说的讨论也比较热烈。这其中,当年最火的一个话题就是,《西游记》是否曾经在明朝时曾是禁书。根据我的印象,那段时间百度贴吧的各种帖子吧,不管是不是在西游记吧里发布的,好像大部分都是认为《西游记》曾经在明朝嘉靖年间(也就是《西游记》小说写成的时间)被禁,而理由就是,《西游记》小说里,孙悟空在大闹天宫的时候曾经说过,“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样的话,在一般人看来肯定是会触犯封建统治者的忌讳的,那么被禁也是合情合理的。

这些人还找到了所谓的文献依据,就是当年明月在很多年前写的《明朝那些事》这本书。这本书因为是依据《明史》这本官方史书来写的小说,所以。在里面出现“《西游记》曾经被禁”的说法,一般的读者自然也会深信不疑的。毕竟是不会有太多人真的去查询《明史》来辨别真伪。这样的说法甚至还得到了我们官方机构的支持。记得是大约十年前,在张纪中版《西游记》刚上星播出的那段时间,云南卫视的《经典人文地理》这个探秘谈话类节目,有一期就讲到了所谓《西游记》曾是禁书的事情,基本就是引用网络上流行的说法,而完全没有质疑的样子。当然,其实通过这件事就可以看出来,很多做节目的这些制片方,也是没有对资料经过深入求证的,他们大部分也就是在网上搜索资料。当看到某个说法很流行后,就以为是权威资料,而不加甄别地引用了。

四、《西游记》禁书之谜揭晓

那么,“《西游记》在明嘉靖年间曾经被禁”这个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当然,其实这个问题。在网上已经有很多比较专业的人士给出答案了。大家可以在百度贴吧的西游记吧里面搜索相关的话题,或者在B站里搜索相关的关键词,就可以找到了。大概意思就是说,这个说法其实就是当年明月当年在书里面虚构的,咱就不说是胡诌了!这个说法看似合情合理,但是没有任何历史文献的支持。事实上,完全相反的文献资料却是有的,就是当年在明朝后期,《西游记》小说还挺流行的,是畅销书。要不怎么会被称为“明朝四大奇书”之一呢?所以这个所谓的西游记静书之谜。答案就是如此地简单明了,压根儿没有这回事。至于为什么当年明月要创造这个谣言,那恐怕只有他本人才知道了。这里顺便插一点题外话。在B站里面有很多up主,在做解读《西游记》原著相关的视频系列。不过大部分是奔着阴谋论和厚黑学去的。而如果想要了解正儿八经的《西游记》的学术研究,大家可以去关注“弓手冬郎”这个账号。他虽然主要是玩弓的,不过他做了很多关于《西游记》原著解读和版本演变的视频,非常有技术含量,非常值得一看!另外他近期也发布了一个关于“端午节快乐”vs“端午安康”的视频,大家可以结合起来看看!五、二者的共通之处其实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下这两件事情,一个是“端午安康”,另一个是所谓的《西游记》被禁。它们之所以会成为现象级的谣言,本质上还是由于他们有内在的共同之处,即迎合了广大网民的心理。创造出“端午安康”说法的人,他可能只是想要标新立异,蹭一下端午节的热度,并没有什么别的歪念头;然而它就这么稀里糊涂地成为一个现象级的流行祝福语,甚至有了很多互联网大厂的背书。而当年明月所创造的“《西游记》曾是禁书”的说法,可能只是单纯出于文学创作的考量,然而却在这些年的互联网上大行其道,甚至屡经辟谣,仍旧经久不衰。他们之所以能够拥有这样的生命力,其实就是因为符合了人们的心理。“端午安康”的流行,就是迎合了很多年轻人想要标新立异的心态。他们总是不满足于用传统、平常的话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总是倾向于标新立异,再加上这个所谓的“端午安康”的说法又自称是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这样他们在说“端午当我安康”的时候,既可以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又可以顺便做到所谓的弘扬传统文化,一举两得,用起来自然很惬意了!至于这个“《西游记》曾是禁书”的说法,也跟年轻网民的心态有关。至少对于中国人来说,可能是由于出版物受到的审查比较严格的缘故吧,年轻一辈的网民对于那些被“禁”的东西,总是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当年的网络里,所谓的“禁片”“禁曲”都是经久不衰的热搜词,所以,当网民们得知,陪伴几代人长大的86版《西游记》的原著小说竟然是禁书的时候,自然会给予大量的关注,造成很高的热度。既然这样,那么对于这种说法的辟谣未能阻止谣言的进一步传播,就不足为怪了。其实这样的现象,国外的网络里,还有在中国早期的互联网上,都很常见。这就是许多年前人们经常说的“网上的东西都是假的”这样的说法的现实依据,年纪大一些的网民们应该比较能够熟悉这事。但是由于大家一般不会刻意戳穿这样能够带来欢乐的谎言,所以很多人在明知这些东西是假的同时,又会假装它是真的,这样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就很容易上当。尤其是我国的网络发展到后来,当中老年人大量涌入进入互联网大军的行列后,这样的谣言的传播是更泛滥了。其实在国外网络上,这样的病毒式传播的谣言的例子也很多。他们甚至还专门取了个术语,叫做“模因污染”。像很多近些年来在西方国家流行的所谓的“都市传说”就是这样来的。这些东西基本上是凭空虚构的,但是创造者和传播者喜欢一本正经地当作真事来说,以此来博取流量,或者只是单纯地获得心理的满足感。

六、结尾的话

当然,堃哥我发布这篇文章,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不是非要让大家只能说“端午节快乐”,而不能说“端午安康”。事实上作为现代人的一个语言创造,我觉得“端午安康”的说法也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当然。所谓的节日祝福语,更多的是看送说祝福的人和收到祝福的人,是否能够接受;若是都能接受的话,那怎么说都没问题的。但是我们在说的时候。最好要实事求是,不要把现代人的创作强加到古人的头上,说成是古代传统文化,甚至打压说“端午节快乐”的人。这样对于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是不利的。这个事情说是谣言吧,其实也无伤大雅。但是很多时候,其他的更加有危害性的谣言,就是像这样传播开的。所以咱们在传播各种看上去比较新奇的说法时,一定要擦亮双眼,尤其是涉及个人利益和民族文化的时候,更需要谨慎。毕竟个人利益不能掉以轻心,而民族文化更需大家共同维护!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端午快乐?端午安康?答案竟然藏在“禁书”《西游记》里!(端午安康,端午快乐有什么区别) https://www.bxbdf.com/a/120456.shtml

上一篇 2023-06-30 12:23:59
下一篇 2023-06-30 12:26:24

猜你喜欢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362039258#qq.com(把#换成@)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30-16: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