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东南早报
血液是如何采集的?一袋血能保存多久?无偿献血需要符合哪些条件……7月23日,鲤城区实验小学笋浯校区小记者走进泉州市中心血站,展开一场探秘之旅。血站工作人员段书琦带着小记者们实地参观采血大厅、血液检验科、质量控制科、血液成分科等,了解血液的采集、检验、分离、制备、储存和发送过程,小记者们现场采访无偿献血爱心人士,感受生命的温暖。
早报记者傅蓉蓉文/图
一袋血的神奇之旅
小记者钱思媛
(鲤城实小笋浯校区三年级)
在采血大厅,一位阿姨正在献血,鲜红的血液顺着采血管缓缓流入采血袋。书琦姐姐告诉我们,18—55周岁身体健康的人都可以献血,献血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对人体无损害。这一袋血之后会“走到”哪里呢?我们来到血液检验科,工作人员正在检验血液是否合格。经过血站的层层“关卡”,最后,工作人员将血液按不同血型、不同种类分别存入冷藏室,真不可思议!
血液离开献血者的身体,需要经过采集、检验、制备分离、储存、运输等环节才能供应给医院,用于患者身上。献血献爱心,血浓情更浓!让我们积极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给更多人带去生命的希望!
做一个高尚的人
小记者白淑颖
(鲤城实小笋浯校区三年级)
刚进入血站,我们就看到不少人正在填表格,有的在量体重。我感到有些疑惑,经过书琦姐姐的解释,才知道原来献血也是有要求的。献血者必须是18—55周岁,男性体重需要达到50公斤,女性需要达到45公斤,并且身体健康,才能进行无偿献血。我们进入采血大厅,刚好一位阿姨在献血,她说,这已经是她第七次献血了,一点都不疼。阿姨可真厉害呀!这些血后来去了哪儿呢?原来,献出来的血经过血站层层检测后,哪家医院需要用血,血站就会把相应血型的血送过去,拯救患者的生命!
捐献可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无偿献血的人把血液捐献出来,帮助有需要的患者,令人敬佩!我长大后也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高尚的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习献血知识 感受生命的温暖(献血讲座心得体会500字) https://www.bxbdf.com/a/11643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