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很懂奶粉?其实配料表中这10个字你可能都不认识!
很多人都觉得很懂奶粉,并且很会看配料表!但其实很多人都不认识配料表中的这些成分,比如“榈”“酯”“酰”“酚”“吡”“哆”“萘”“醌”“氰”“钴”.…..而这些成分都对宝宝非常重要!

奶粉配料表中的这些生僻词,你都认识吗?
看到这么多陌生的词,大家是不是都很好奇这些词究竟在哪里呢?其实随便一个奶粉罐的配料表上都可以看到!不信咱们来看看海普诺凯1897荷致的配料表:

可见,这些生僻词在奶粉中随处可见!对此,一位宝妈发出了疑问:“天天研究奶粉,居然还有这么多字都如此陌生?”还有一部分用户给我们留言:“dl-α-醋酸生育酚,胆钙化醇,植物甲萘醌这种是干嘛的?”“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混合生育酚浓缩物,这些成分有啥用呀?”“请问一下氰钴胺这个成分是干嘛的?”
一个个看起来像化学书上的名词究竟是什么呢?下面我们来看看“盐酸硫胺素、醋酸视黄酯、盐酸吡哆醇、叶酸、植物甲萘醌、D-生物素、胆钙化醇、氰钴胺、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核黄素……”究竟有什么用吧!
这些“生僻词”对宝宝居然这么重要?
不要担心,这些都是维生素、矿物质及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来源,这些物质也被统一称为“食品强化剂”。食品强化剂对于婴幼儿的主要作用是弥补牛奶或羊奶中某些营养素的不足,使其营养趋于均衡,满足婴幼儿对特定营养素的需要,防止因缺乏天然营养素而导致的各种特定疾病。
比如牛奶或羊奶中的天然铁含量就比较低,调制成婴配粉后,其铁含量就符合了婴幼儿的需求。《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中对特殊膳食用食品的营养强化剂及化合物来源的要求显示:

在矿物质方面,在目前的婴配粉国标中,1段必须添加12种,包括:钠、钾、铜、镁、铁、锌、钙、磷、碘、氯、硒、锰,2、3段少了硒和锰。这些矿物质在婴配粉中的主要来源有哪些呢?钠的主要来源有氯化钠、柠檬酸钠、碘化钠等;钾的主要来源有氯化钾、柠檬酸钾等;铜的主要来源为硫酸铜;镁的主要来源有硫酸镁、磷酸氢镁、碳酸镁、氯化镁等;铁的主要来源有硫酸亚铁、焦磷酸铁等;锌的主要来源有硫酸锌、乳酸锌等;钙的主要来源有磷酸三钙、碳酸钙、柠檬酸钙等;磷的主要来源有磷酸三钙(磷酸钙)、磷酸氢钙等;碘的主要来源有碘酸钾、碘化钾、碘化钠等;氯的来源比较普遍,通常以结合其他离子的形式被提供;硒的主要来源有硒酸钠、亚硒酸钠等;锰的主要来源有硫酸锰。

在维生素方面,在目前的婴配粉国标中,必须添加13种,包括:A、D、E、k1、B1、B2、B6、B12、烟酸、叶酸、泛酸、C、生物素。这些维生素在婴配粉中的主要来源有哪些呢?
维生素A的主要来源有醋酸视黄酯、醋酸维生素A、β-胡萝卜素、棕榈酸维生素A等;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有胆钙化醇;维生素E的主要来源有dl-α-醋酸生育酚;维生素k1的来源有植物甲萘醌;维生素B1的主要来源有盐酸硫胺素、硝酸硫胺素等;维生素B2的主要来源有核黄素;维生素B6的主要来源有盐酸吡哆醇;维生素B12的主要来源有氰钴胺;烟酸的来源有烟酸、烟酰胺;叶酸的来源就是叶酸;泛酸的主要来源有D-泛酸钙;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有L-抗坏血酸、L-抗坏血酸钠;生物素的来源有D-生物素。
以上就是关于必需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来源,那奶粉中还有一些成分,比如氯化胆碱、酒石酸氢胆碱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这些都是婴配粉中可选择成分来源。目前常见的可选择成分为胆碱、肌醇、牛磺酸、左旋肉碱、DHA、ARA、益生元、核苷酸、OPO、CPP、益生菌、乳铁蛋白、叶黄素,不过在配料表中这些营养素名称有所变化,比如DHA、ARA、益生元、核苷酸、OPO、CPP、益生菌。

DHA在配料表为二十二碳四烯酸;ARA为花生四烯酸;益生元可能为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和多聚果糖;OPO为1,3-二油酸 2-棕榈酸甘油三酯;CPP为酪蛋白磷酸肽;益生菌可能为动物双歧杆菌Bb-12、乳双歧杆菌HN019、嗜酸乳杆菌NCFM、发酵乳杆菌CECT5716。
这些营养成分对于对宝宝身体发育而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婴配粉国标中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只要是在我国线下想要合法销售的产品都需要符合这一标准,所以大家一定要购买通过注册的奶粉哦~看完这篇文章,宝妈们和从业者们可不要再说不认识这些营养成分了哦,更不要因为它们的名字很“化学”,就担心这些成分究竟能不能给宝宝吃了哦~
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还想看更多内容,欢迎在文末给我们评论留言哦~当然,如果大家不知道怎么选奶粉,那就早点学会用奶粉智库,非常好用,快去关注吧。
以上为新更!
粉哥导读:选择奶粉时,配料表是值得关注的,婴幼儿奶粉属于配方食品,因此配料表看起来种类很多,有许多家长在奶粉智库交流群中表示,不是很会看配料表。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来分析一下看配料表要看哪几点~

首先,我们要知道配料表的构成,这其中很大一部分配料是矿物质、维生素的来源,通过我国配方注册的婴幼儿奶粉,含量都是符合国家标准,所以看配料表时,家长们可以不用去仔细研究。

接下来,我们需要重点看的几点,也就是看懂配料表的这4招:
第1招:看奶基原料
奶基原料是一款奶粉的主要原料,可由鲜乳直接或其加工产物组成。
鲜乳与乳粉:奶粉加工过程中,如果生鲜乳直接入料,经过配比合理的营养素制成奶粉罐装,那么我们可以说其新鲜程度较好。但要结合其奶源地和工厂的距离来看,距离太远无法将鲜奶及时运送到工厂加工,又或者是没有自控牧场的条件,那么一般都会采购其他地方的优质奶源,这样原料又会经过一个较长的运输阶段。所以在选择奶粉时,家长最好关注下奶粉的奶源地和产地。
全脂与脱脂:主要区别就是脂肪的含量不同,全脂奶经过离心,得到脱脂乳和副产品稀奶油。脱脂乳加工成脱脂乳粉,则更有利于储存。想要详细了解这几种原料有什么区别,可点击文章:奶粉配料中生牛乳、全脂、脱脂牛乳/乳粉,有什么区别?
脱盐乳清粉:主要成分是乳清蛋白和乳糖,可作为乳糖的来源。当然,奶粉中也可以单独添加乳糖来提高其在碳水化合物中的比例。
乳清蛋白粉、浓缩乳清蛋白粉:主要是用于提高乳清蛋白的比例。目前国标只对1段奶粉乳清蛋白∶酪蛋白要求在6∶4以上,因为乳清蛋白比例越高,越有利于消化吸收。
羊奶粉原料:对于羊奶粉来说,其中的羊乳蛋白成分是值得关注的。奶基原料中注意区分与“牛”相关的蛋白成分,如“脱盐乳清粉(来源牛乳)、脱盐牛乳清粉”等。当然,乳铁蛋白目前也是来源于牛乳,只是相对于前面的奶基原料来说,量非常的少。

第2招:看特色成分
很多妈妈选择奶粉,比较关注的一个版块就是营养成分表。而在奶粉中,除了营养成分表中所示的一些可选择成分,一些特色成分只能从配料表中查看,比如:
益生菌:从配料表中可以看到,益生菌的种类以及添加的含量。值得注意的是,从配料中益生菌的含量表示方式来看,有“添加量不少于”、“出厂时不低于”等标示,有所区别。益生菌不同于其他原料,属于“活物”,在经过货架期,以及开封后食用的阶段,益生菌会发生一定损耗,因此益生菌含量高的留存率会更高。
稀奶油、无水奶油:在原料的加工过程中,鲜乳经过离心分离(脱脂),可得到脱脂乳和稀奶油。无水奶油是以乳和(或)奶油或稀奶油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脂肪含量不小于99.8%的产品。

这两者都是奶粉中天然乳脂的来源,即“天然OPO”,其棕榈酸主要在Sn-2位上,与OPO结构类似,这种营养物质不仅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容易吸收,还可以减少钙皂,降低便秘几率。
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可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构成视觉细胞内的感光物质,对于维持视力、上皮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增强细胞活性及自然杀伤力,提高免疫力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一些奶粉中会加入β-胡萝卜素来用作维生素A的来源。
酵母β-葡聚糖:能够刺激增强NK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吞噬活性,刺激释放白介素以增强机体防御有害物质的能力,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其他益生元:HMO、异构化乳糖液、聚葡萄糖等。在奶粉中常见的益生元主要是低聚半乳糖、低聚果糖、多聚果糖等,但像HMO(母乳低聚糖)这类益生元也逐渐有奶粉添加,在配料表中的名称主要是“ 2-岩藻糖基乳糖”。

第3招:看敏感成分
碳水化合物类:白砂糖、葡萄糖浆、玉米糖浆、果糖、麦芽糊精等。其中,麦芽糊精的甜度相对较低,除了提供能量,还有改善口感及奶粉感官性质的作用。其余碳水化合物甜度较高,尤其是白砂糖,有可能加重宝宝口味,甚至养成挑食、偏食的习惯。当然,除去部分特医食品如无乳糖配方奶粉等,普通奶粉中的碳水化合物还是首选乳糖。
棕榈油:添加棕榈油在奶粉中是为了提高脂肪中棕榈酸的含量,但其中的棕榈酸结构易于钙结合产生钙皂,影响能量和钙的吸收,出现便秘。但是,由于宝宝体质不同,对棕榈油的消化情况不一样,如果宝宝消化吸收不错,也没有必要刻意去更换奶粉。
当然,现在有许多奶粉中选择添加OPO结构脂(配料表中标示: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来提高棕榈酸的含量,并且其sn-2位的棕榈酸比例更高,更易消化。
香精香料:包括香兰素、乙基香兰素、香荚兰豆浸膏,可改善奶粉的感官性质(比如腥味),不具有其他营养价值。国标(GB 2760-2014)中对三种香精香料的添加含量也做了规定:1段是不允许添加任何香精香料,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可以使用香兰素、乙基香兰素和香荚兰豆浸膏,最大使用量分别为5mg/100ml、5mg/100ml和按照生产需要适量使用。想要详细了解奶粉中的敏感成分,
可点击文章:科普 | 麦芽糊精、棕榈油、香精对宝宝很敏感?正确看待不恐慌!
第4招:看成分排序
配料表与营养成分表不同,无法看到具体的原料添加量。但《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的第4点“标示内容”规定:“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以不按递减顺序排列。”

也就是说,超过2g/100g的成分,都是按照含量多少来排序的。我们想知道奶基原料、特色成分、敏感成分的含量,就可以用这个方法粗略地判断出来。当然,依据含量排序来看,生牛乳作为原料,往往是排在第一位,但由于其中87%左右都是水分,浓缩过后干物质的量会少很多。如果配料表中生牛乳后面还有全脂奶粉、脱脂奶粉等原料的,那么光从配料表上无法确定实际用于生产的生牛乳干物质还是第二原料加的多。此外,还有目前的许多品牌的卖点之一“小分子蛋白”,如乳清蛋白、水解蛋白、α-乳白蛋白,在配料表或营养成分表中是无法知道其具体添加量的,主要标示都是乳清蛋白。
并且乳基婴儿配方食品中乳清蛋白的比例并非强制标示项,企业可自己选择标或者不标,所以我们仅能通过其在配料表中的顺序来判断,即乳清蛋白粉的排序情况,越靠前就证明乳清蛋白比例越高。当然,即便无法知道含量,但有添加这类成分也是一款奶粉的额外加分项。总结通过上面这4招,你可以初步了解一款奶粉的优势(奶基原料、特色成分)与劣势(敏感成分),还可以通过这些成分在配料表中的排序情况来对比含量。当然,选择奶粉是多方面的,营养成分、品牌、价格等因素都是值得比较的。
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您对如何选奶粉还有疑问,可以在文末给我们评论留言~当然,如果大家不知道怎么选奶粉,那就上奶粉智库。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不会选奶粉怎么办?4招教你轻松看懂奶粉配料表!-选奶粉要注意配料表中的哪些成分 https://www.bxbdf.com/a/1121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