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养老金上涨比例公布了,是3.8%。这个比例既符合很多人的预期,也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
符合预期主要还是指它所在的范围。
我们回顾一下历年养老金上涨比例。2008年到2015年,涨幅为10%。2016年,养老金涨幅为6.5%。2017年,养老金涨幅为5.5%。2018年到2020年,养老金涨幅均为5%。2021年,养老金涨幅为4.5%。2022年,养老金涨幅为4%。

可以看到养老金是逐年递减并趋于稳定。早在年初,很多人都猜测,养老金很有可能会在3.5%到4%之间。而2023年,养老金涨幅为3.8%。范围上来说没有超过预期。
但是很意外的是,今年养老金调整幅度是以0.1%为单位。
往年最大的调整幅度其实是0.5%,你比如2018年到2022年,先后从5%、降到了4.5%,再到4%,都是以0.5%的幅度调整。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最初这个全国调整比例就是一个粗略的范围,你比如在2019年公布的全国调整比例中就提到,“总体调整水平按照2018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确定。”大家可以看到,文件中提到的是5%左右。左右两个字就说明这个比例比较粗略。当年各地调整比例的差异也非常大,有的高于5%也有的低于5%。

但是到了2020年,调整的说法就变了,变成了“全国总体调整比例按照2019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确定。”使用的是确定,而不再是左右,而且还特意加了一句“各省以全国总体调整比例为高限确定本省调整比例和水平。”高限说明5%是一个上限,原则上是不能超过5%的调整比例。但是我们也看到在2020年的时候,还是出现了一些地区整体的调整比例比5%高的情况。

既然全国调整比例是一个粗略的数,那自然就不需要太精确了,以0.5%的幅度波动,具体调整多少再由地方依据自身的情况来决定。
但调整比例变成了3.8%这个一个精确的数。透露的信息可能有三个。
第一,说明养老金调整幅度可能进一步放缓。
随着多年养老金上涨,人们养老金基数越来越大,养老金后续增长比例下降是必然的趋势,如果一直是0.5%为单位调整,以前有人猜测养老金会从4%,变成3.5%,再变成3%。现在进入到0.1%为单位的调整幅度后,情况可能就变了,变成了由4%,变成3.8%,再变成3.5%,再变成3.3%。调整幅度会进一步趋于稳定。

第二,意味着地方养老金调整空间的缩小,高限这个词会进一步突显。
以前养老金上涨4%,地方养老金可能在3.5%到4%之间波动,甚至也可以略微的高于4%。但比例细致化之后,就意味着各地在调整上不再有更多的自由度,更多是在3.5%到3.8%之间调整,对于以3.8%为高限,现在大概率是不能超过3.8%。

第三,意味着养老金统筹能力的进一步加强
调整比例的精细化,可能很大程度依赖于养老金全国统筹的推进。随着近几年,养老金全国统筹的完善,各地养老金不只依赖于地方财政,而是成了一个全国范围统筹的内容,一方面地方不能随意调整地方的养老金,需要进行一个全国的调配,另一方,在全国范围内也能做到更多细致的操作。
近期也不断有城市接入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信息系统,比如3月份的上海和4月份的深圳,未来养老金全国统筹能力只会越来越强。

以上这些都是柯雅的个人解读,如果觉得有道理欢迎大家点赞收藏,如果有自己的观点也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2023年养老金调整比例3.8%,释放出三大隐藏信息,影响你的钱袋子-2023年养老金还会上涨吗 https://www.bxbdf.com/a/11059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