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90年以来,癌症已经成为我国城市的第一位死因、农村的第二位死因。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癌症病因的认识不断深入。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多途径、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纯由遗传因素所致的癌症大约仅有5%,大多数癌症则归咎于环境因素,它们与遗传的和获得性的易感性共同对癌症的发生发挥作用。

除了较强的致病因素如核辐射外,大多数肿瘤的发生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老年人的肿瘤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人,也提示可能是致癌因素对机体长期持续作用的结果。经过长期实际临床观察和流行病学调查,揭示了物理、化学、生物三大环境因素是引起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的事实。
人类曾经历了煤烟型和光化学烟雾型空气污染,目前已进入了以室内空气污染为标志的新的污染时期。研究表明,大约68%的人体疾病都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室内装修是城乡居民室内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甲醛和氡是新装修房屋的室内环境中最主要的隐形杀手。长期接触甲醛会导致鼻腔、口腔、咽喉等多种癌症。
肺癌病人中吸烟者是不吸烟者的10倍;吸烟者肺癌、喉癌、食管癌、膀胱癌、口咽癌的发病率也比不吸烟者高。
饮食中黄曲霉素、苯并芘、尼古丁和亚硝酸盐四大致癌物为代表的化学致癌物,都带有1~多个亲电子基团,随食物反复进入消化道,都能损伤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膜结构,引起应激反应、非特异免疫反应和化学性消化道炎,继发感染病毒或细菌,引起免疫反应和感染性消化道炎;在化学、生物致病因子和自由基的长期损伤下,促使炎性细胞过度增殖、变性、坏死,形成炎性肿块、息肉、白癍、溃疡等癌前病变。

因长期接触煤焦油、芳香胺或偶氮染料、亚硝胺类化合物等而致的职业性癌,可占全部癌症的2%~8%。
已证实的物理性致癌因素主要是离子辐射,包括X射线、伽马射线、亚原子微粒(质子、中子等)的辐射以及紫外线照射等。
射线能使染色体断裂、易位和发生点突变,因而激活癌基因或者灭活肿瘤抑制基因。另外,大量事实证明,长期接触X射线及镭、铀、氡、钴、锶等放射线同位素,可引起各种癌症;紫外线长期过度照射可引起外露皮肤的鳞状细胞癌及其他各种癌症。
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生物感染,都能直接损伤细胞膜结构,刺激人体防卫系统引起特异免疫反应和急性炎症,若病原体长期不能消除,或消除后又反复感染,就能转成慢性炎症,炎性细胞在病原体和自由基的刺激下,长期过度增殖、变性、坏死,可逐步形成炎性结节或肿块、息肉、白癍、溃疡等癌前病变。

各种环境因素对癌症的发生可能还存在联合作用,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尤其是坑下锡矿开采以及与橡胶、氯气、石棉尘和煤尘有关的企业中,如果工人在接触职业因素的同时又吸烟,则肺癌发生的危险明显增加。因此,戒烟对降低这些工人的癌症发病率是有积极意义的。
(写文章不易,如果喜欢,请关注+点赞+评论,谢谢支持;如果不喜欢,请关注+评论,慢慢改进。尽量每日更新一篇,在此给各位叩首拜谢!您的态度就是我的动力!)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带你了解肿瘤之十:环境因素是如何让人得肿瘤的?-人类肿瘤的85~90%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 https://www.bxbdf.com/a/10731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