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泰翰
按照剧本的设定,李局长是政变发起者这一点是很明确的,之所以大家看得含糊,主要是因为《铁雨》摊上了一个憨批剪辑。
我们捋一下开城铁雨前后的剧情:
李泰翰让严铁友干掉金斗源和朴光东。严铁友把金斗源撞下桥,然后去开城工业区蹲守朴光东。
李泰翰派出了三队人马,严铁友、劫车小队和超级特工。按计划,严铁友负责狙杀朴光东,劫车小队负责假扮韩军抢下火箭发射车,严铁友行动成功之后,会用通讯设备向李泰翰报告,但这个通讯设备会给火箭发射车定位,引导发射车攻击开城。
炸开城有3个作用:
1.掩盖朴光东被狙杀的事实;
2.灭严铁友的口——因为两个目标都已除掉,严铁友已经没用了;
3.制造韩国主动攻击的假象——退可阻止1号继续清洗军队高层,进可胁迫1号接受主战派将领们入侵韩国的计划。
最后超级特工过来打扫战场,只要不留活口,到时候怎么说就全凭李泰翰一张嘴,这样就能坐实韩国主动攻击的说法。
一通操作下来,一个冷酷、缜密、野心勃勃的李泰翰跃然纸上。
但是,金斗源的死让1号和朴光东提前行事。朴光东留在平壤突突突,1号去了开城。
严铁友没蹲到朴光东,想联系李泰翰,结果对讲机没接上李泰翰,反倒招来了火箭弹。
能打12发的火箭发射车只打出去2发就被美军直升机干掉,搞得开城工业区幸存下来的人有点小多,原定过去打扫战场的超级特工清理不过来,一大帮人逃向韩国,超级特工就在后面追着突突。这么一搞,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朝鲜的内部矛盾,我国驻朝大使直接在电话里说这是政变,李泰翰栽赃韩国的这一步棋落空了。按照上述剧情,开城铁雨这段戏合理的场景切换顺序应该是:
1.严铁友提前一天就位,蹲在开城某个通风管里。
2.劫车小队提前就位,蹲在朝韩之间的秘密地道里。
3.第二天天亮,卫兵提前进入开城检查。
4.严铁友准备就绪。
5.劫车小队从地道里出来。
6.开城群众欢迎队集合。
7.朴光东给金斗源墓碑献花,转身,说:开始行动!
8.平壤突突突。
9.1号乘舆到场。
10.李泰翰手下奔向李泰翰办公室,报告说1号去了开城,朴光东留在平壤,李泰翰听罢立刻呼叫直升机准备跑路。
11.严铁友发现来的不是朴光东。
12.劫车小队拦住行进中的火箭发射车。
13.严铁友打算向李泰翰报告,掏出通讯设备却联系不上,但火箭发射车转头就是一发。
14.第一发火箭弹爆炸,发射车在打出第二发后被美军直升机打掉。
15.开城在首发爆炸后死伤枕籍,紧接着第二发火箭弹爆炸。
16.超级特工进场,人员大逃亡。然而电影里,顺序是这样的:
1.严铁友提前一天就位,蹲在开城某个通风管里。
(缺劫车小队的前期准备戏码)
3.第二天天亮,卫兵提前进入开城检查。
4.严铁友准备就绪。
7.朴光东给金斗源墓碑献花,转身,说:开始行动!
5.劫车小队从地道里出来。
12.劫车小队拦住行进中的火箭发射车。
10.李泰翰手下奔向李泰翰办公室,报告说1号去了开城,朴光东留在平壤,李泰翰听罢立刻呼叫直升机准备跑路。
6.开城群众欢迎队集合。
9.1号乘舆到场。
11.严铁友发现来的不是朴光东。
8.平壤突突突。
(下同)
13.严铁友打算向李泰翰报告,掏出通讯设备却联系不上,但火箭发射车转头就是一发。
14.第一发火箭弹爆炸,发射车在打出第二发后被美军直升机打掉。
15.开城在首发爆炸后死伤枕籍,紧接着第二发火箭弹爆炸。
16.超级特工进场,人员大逃亡。电影版犯了两个严重的错误:
一、平壤突突突这场戏大幅滞后,与朴光东口中的行动脱节。
二、对劫车小队的铺垫不足,与李泰翰/严铁友脱节。这导致观众看到的是:
朴光东说开始行动后,紧跟着就是劫车小队从地道里出来,然后拦车。在此之前,劫车小队从未出现,观众无法将小队与李泰翰、严铁友一方联系起来,反倒会和朴光东建立联系,搞得好像朴光东所说的行动就是去劫车。相对应的,朴光东说开始行动到真的开始平壤突突突,中间塞了一大堆戏,观众又无法将突突突和朴光东的行动联系起来。揣测一下,剪辑之所以如此处理,是因为平壤突突突和火箭弹爆炸都是见血的段落,是冲突的最高潮,剪辑想要将两者集中表现,所以刻意把它们都安排在了这场戏的后半部份。这样前半部分平和,后半部分流血,气氛直接上了一个台阶,不好么?
很可惜,不好。
剪辑为了剪出一场戏,会在一堆镜头里反反复复地筛选、拼接,对于他来说,剧情已经看过几百遍了,人物阵营归属不存在任何问题,所以怎么把气氛、节奏控制好就怎剪。
但观众是第一次看电影,他们的第一要务是把剧情搞清楚。在更早的几场戏中,李泰翰只是说了朴光东有动作,但是没说具体的动作是什么,开城铁雨这场戏就要挑明这一点。
像朴光东的“开始行动”这样目的性非常明确的台词,你真的不能接8.突突突以外的东西,接5、12,别人以为你要劫车,接6、9,别人以为你要杀1号。结果你接成了5、12、10、6、9、11、8,别人以为你要先劫车,再杀1号,再血洗平壤,一通操作下来,一个冷酷、缜密、野心勃勃的朴光东跃然纸上。(朴光东:我不是,我没有,我好无奈,我也不想的……)
这位答主就是被带偏了,写了一个朴光东劫车加政变的剧情,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当然,真这么拍也挺带感的:军迷们如何评价韩国电影《铁雨》?如果按照我前面给出的合理顺序,那么朴光东方面通过7.和8.,与平壤的行动对应了起来,同时也撇清了开城方面的关系。而李泰翰方面的严铁友线分到了1、4、11,劫车小队线分到了2、5、12,这两队有1/2;4/5;11/12三个回合来建立联系,分别对应大前期准备、行动前准备、开始行动3个环节,观众看了会知道这劫车小队和严铁友有关联,但劫车小队是不是李泰翰的人呢?不要急,等到看到13.那顺着网线打过来的火箭弹,大家就会明白的。
《铁雨》虽然喜欢设置烟雾弹,但不是把所有的疑点都拖到影片结尾再揭露的悬疑片节奏,而是布设一些疑点,再揭开疑点,再布设疑点,再揭开疑点的故事片节奏。
第一轮布设的疑点是朴光东和李泰翰都在秘密搞事,只知道李泰翰要杀朴光东,但不知道朴光东在搞什么,揭秘后大家看到的是,朴光东要搞清洗,其中就包括李泰翰。并且结果是李泰翰没干掉朴光东,朴光东没干掉李泰翰,还搞丢了1号,两边都出了岔子。
第二轮布设的疑点是出岔子后朝鲜的局势变成什么样了,揭秘的方式是站在韩国方面的视角,各国闪亮登场分析情报,同时各国的立场,以及在半岛上角力的实力也在此处体现出来。
再往后,才开始揭示朴李二人为什么要搞对方。1号要保持自己的地位,不能让手下有作为,而李泰翰想更进一步,则必须要有大作为,两条路线水火不容,最终导致双方互下死手。进而体现导演编剧的观念,朝鲜也是一个混杂着各方利益的集合体,不要以为1号没了就完事了,没1号压着,事情可能会更糟。
开城铁雨这场戏就是揭第一轮的谜底,而揭谜底最重要的就是条理清晰,把人物关系捋清楚,其它的剪辑原则要为此让路。只有在一开始挑明朴李二人各自做了什么,后面才能揭示二人为什么要这样做,把“做什么”讲清楚并不会剧透“为什么”。相反,如果没有讲明谁做了什么,观众就会一直思考这个问题,以至于电影到了分析政变后朝鲜局势、分析政变起因的时候,观众还在想到底是谁发动了政变,这就大大影响后续剧情的观感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电影《铁雨》到底是谁发动的政变?(电影铁雨是真实事件吗) https://www.bxbdf.com/a/10694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