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2023年的养老金调整也即将到来了。养老金的上调幅度是退休人员非常关注的事情,今年究竟能涨多少呢?
从2016年以来,养老金上调的幅度在逐年下降。2016年由10%变为6.5%,2017年再次变为5.5%。2018~2020年调整幅度是5%,2021年是4.5%,2022年是4%。按照这样的趋势,2023年养老金调整,要么幅度不变,要么下降。如果幅度不变的话,那么就是4%;如果下降的话,大概率会是3.5%。
其实,养老金的调整幅度确定,并不是简单的数字问题,是要综合参考以下五大因素的:
第一,社平工资增长。
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883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工资性收入20590元,增长4.9%。
相较于去年的情况,确实今年差了好多。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51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1%;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9.6%。
第二,物价增长。
商品千千万,物价增长也不同。衡量物价一般有三个指数,消费者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一般来说,对于退休老人衡量较多的,还是以消费者价格指数为基础。
2021年,全国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仅仅增长0.9%。2022年,全国居民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增长2.0%。
社会保险法中有提及,要根据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和物价增长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一般来说,养老金的增长水平应当超过物价增长的。
第三,养老金水平。
养老金水平也限制着养老金调整幅度的高低。毕竟养老金水平越高,同样的比例增加的钱数越多,支出的养老保险基金也会越多。
2004年的时候,我们的(企业)人均养老金水平只有714元。经过10多年的增长,2021年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水平是2987元,2022年增长4%将超过3100元。
第四,养老保险基金收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说没有养老保险基金,日益增长的养老金将由谁谁来负担?
近年来,我国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规模越来越大。2021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为60455亿元,支出为56481亿元,累计结余只有52574亿元,不足一年的支出了。
2022年,我国也推行了缓缴养老保险费的政策,这也会造成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但总体来说,2023年还要补缴上,压力不大。
目前,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还管理着2.6万亿的社保基金权益,另外还有10%的国有企业股权已经划拨社保基金,再加上财政补贴的支持,养老金还是能够实现按时足额发放的。
第五,老龄化的趋势。
今年人口最震撼的是我国2022年人口出现了负增长。当年新生儿数量是956万人,而去世人员数量是1,041万,总人口减少85万人。
近年来,我国将进入快速老龄化的阶段。1962年婴儿潮时代出生的人口将迅速步入60岁,未来十几年都是这个趋势。因此,2022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达到了28004万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9.8%。与2021年相比,当时我国60岁以上人口只有26736万人,占我国总人口的18.9%。压力真的很大,也难怪会推动延迟退休的。
根据以上五大因素分析,2023年养老金调整水平超过4%的概率很小,能继续保持4%就很不容易了。不过,也确实有可能会降至3.5%左右。但不管怎样,养老金增长都是在以往养老金的水平上继续增加,国家还会照顾较低养老金水平的人群,因此生活肯定是能够得到保障的,安心好了。
#财经新势力新春季#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2023年退休老人的养老金上调幅度还能达到4%吗?综合考虑五大因素-2023年退休金领取标准 深圳 https://www.bxbdf.com/a/10648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