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副区长平原,因为额头前“一撮白发”而冲上微博热搜,其“独特造型”引发网友热议。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有人怀疑这撮白发不是自然变白的,而是进行了“挑染”,即只挑某一处头发进行局部染白,以显得时尚,并认为这样染发不符合公务员的庄重形象;也有人认为,这可能是为工作操劳白了头,反而令人尊敬;还有人认为,任何人只要做好自己的岗位工作就好,外在形象不必过分关注……
而对于这一热议,深圳市龙岗区政府办工作人员表示,“这是自然长成的,而非染的。平时,我们与平原副区长接触很多,也都认为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平原也给出回应:“领导干部的形象,不仅仅是外在这一种表现,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素质和能力……”
只要关注近些年的新闻报道就不难发现,公众关注公职人员形象,并在社交平台上展开热议,这并不是第一次。
2018年11日,云南省楚雄州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前公示照片时,出生于1980年8月、时任大姚县湾碧乡党委书记的李忠凯头发花白,面容苍老。公示之初,有网友认为李忠凯照片和实际年龄差距较大,质疑其年龄不真实,楚雄方面后专门组织核查,确定其年龄无误。

(图片来源:大姚县委组织部)
泺源君认为,这些年,公众热议公职人员形象的事件频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首先,移动互联网和各类终端设备的推广普及,让个人信息曝光度呈指数级增长,社交媒体平台就像一面放大镜,会将平台上任何“风吹草动”无限放大,进而引发更多人关注。可以说,这些热议公职人员形象的话题,无不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引爆的。
其次,我国网民以中青年群体为主,他们普遍思想活跃、上网时间长,对网上的新奇事物更为敏感,对公职人员的行为举止也更具监督意识。此次平原引发热议,也是因为戳中了很多年轻人的好奇心:多以“中规中矩”象形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公职人员,额头前居然有“一撮白发”,不仅打眼出挑,还很有“二次元”感觉,让人不得不深究。
最后,由于公职人员是展现党委政府形象的“窗口”,是其他岗位人员的“标杆”,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公仆”,因此更容易受到公众的关注与打量,甚至会被要求作好表率。在此情况下,公职人员稍有不同寻常之处,便会引发网友热议。
而这些原因也在提醒广大网友和公职人员,应该更加理性和审慎地对待类似情况。虽然说,外表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人的行事作风和行为习惯,但无论是看领导干部,还是看普通人,都不应该只落在外表之上,更不能通过这个人发型如何、穿了什么,来判断其工作能力如何,是否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担当奉献。

(图片来源:龙岗区政府官网)
实际上,《国家公务员行为规范》在仪容方面的要求是“举止端庄,仪表整洁”,除此之外,并没有作出过多的细化限制。也就是说,只要不是浓妆艳抹、邋里邋遢,或是刻意走“非主流”路线,就不算违背职业要求。
作为普通人,与其关注公职人员外形、着装等方面,不如多了解其是否站在人民立场上解难题、办实事,是否有着过硬的政治作风和生活作风,这些才是“公”形象的核心所在,也是舆论监督应该发力的地方。
作为公职人员,虽然外在形象上不用“整齐划一”,但还要做到最基本的“举止端庄,仪表整洁”,毕竟这是公众对其外在形象的一种期许,也是展示公职人员良好形象的重要前提。当然,与外在形象相比,公职人员最关键的还是有没有为老百姓办实事、做好事的真心。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齐静 报道。资料来源:潮新闻客户端、新京报等)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女副区长因“一撮白发”冲上热搜,公职人员形象受关注的背后……(女副区长车祸身亡) https://www.bxbdf.com/a/1056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