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最重要的生物信息分子,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因此,核酸的提取是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操作。核酸提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后续每一步实验的结果。核酸提取大体上主要分三大类:基因组DNA、总RNA和质粒。根据不同的类型,提取方法也有多种.
第一代核酸提取技术
苯酚氯仿提取DNA是利用酚是蛋白质的变性剂,反复抽提,使蛋白质变性,SDS(十二烷基磺酸钠)将细胞膜裂解,在蛋白酶K、EDTA的存在下消化蛋白质或多肽或小肽分子,变性降解核蛋白,使DNA从核蛋白中游离出来。
第二代核酸提取技术
1979年– Vogelstein & Gillespie (离液盐化学法)离心柱法磁珠法基于核酸与介质结合


基于硅胶柱技术的总结

核酸提取技术从早期的离液盐法开始不断发展,提取效率也在不断提升,时至今日,德国耶拿公司的Smart Extraction技术一改传统方法的弊端,极大地简化了操作步骤同时提高了提取效率。
第三代核酸提取技术
Smart Extraction
2016年– 第一次提出“硅胶膜结合核酸”后的37年无需酚/氯仿无需离子交换无需离心柱无需硅胶膜无需磁珠
我们改变了核酸提取的方法
核酸吸附于智能改性表面(SmartSurface)

SmartExtraction如何实现自动化提取?
整个核酸提取过程都是在特殊枪头中进行的,仅需枪头上下吹打
无需核酸与磁珠结合无需重悬磁珠无需分离磁珠无需聚集磁珠无需转移磁珠
应用实例—Smart Extraction vs磁珠法,核酸提取得率、纯度

Smart Extraction技术与磁珠法相比,提取相同样本量(2ml、3ml)的全血得率是磁珠法的2倍,且纯度OD260/OD230>2,说明产物DNA中小分子抑制剂残留少,可满足PCR、qPCR、芯片、NGS等各种下游应用。
德国耶拿C16全自动核酸提取系统的表现如今已被同济大学口腔医院样本库所认可,更高提取效率,更高的核酸浓度不仅满足了实验需求,更是达到了核酸样本库的标准。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互联网,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真实性请自行鉴别,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如有侵权等情况,请与本站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出处:德国耶拿C16核酸提取系统助力高标准样本库 https://www.bxbdf.com/a/10180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