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途万里,多米尼加、古巴侨胞回粤祭祖-归途 剧情
原标题:归途万里,多米尼加、古巴侨胞回粤祭祖
摆上烧饼、烧猪等供品,焚香、跪拜、敬酒、烧金银纸钱……日前,多米尼加江门五邑青年联合会会长梁骏威回到家乡——江门恩平圣堂镇歇马村,用中华民族的传统方式追忆先人。
梁骏威在先辈的墓前祭扫、缅怀。
深刻体会到叶落归根的含义
清明节回乡祭祖这件在广东人看来很寻常的事,对海外游子梁骏威而言,亲身参与已是十年前。“由于工作原因,每次回国都错过祭祖时间,只能委托家中亲人代我祭扫。”他说,十年前还年少,只把清明当成热闹的家庭聚会。如今,他深刻体会到叶落归根的含义,“无论到哪里,都不能忘了根在家乡。”
祭祖当天,梁骏威起了个大早,和家人一起将准备好的供品放进大篮子里,前往不远处的山头行山祭祖。车停靠在山脚,父辈们挑着担子,梁骏威和几个年轻的堂兄弟扛起烧猪,姑嫂拉着年幼的小孩,一起来到先辈的墓前祭扫、缅怀。
下山后,亲人们聚在一起摆上几围,“阿威,欢迎你回老家,家里人都很想念你们,在国外过得好吗?”……远处的山头传来阵阵鞭炮声,大家拉起家常,分享近年的变化。梁骏威感受到了久违的团圆氛围,内心很安宁。
回乡扫墓,也是一次寻根之旅
家乡同样在圣堂镇的古巴中国洪门民治党善飞咕省支部ZX唐仲喜,时隔4年,今年从13000公里外的古巴回乡,第一件事就是给逝去的父亲和爷爷上香。“祭奠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清明扫墓是我每年必须要做的事情。前几年受疫情影响回不来,今年终于回家了。”唐仲喜说。
时隔4年,唐仲喜(右一)和家人吃上了团圆饭。
唐仲喜的母亲葬在古巴,因此她每次回国,都要到丧葬用品店挑选金银纸钱和香烛带回去,在清明等特殊节日,她会为母亲点上一盏香烛、献上一束鲜花。
对于旅居海外的侨胞来说,回乡扫墓不仅是祭拜先人的仪式,更是一次回归传统文化的寻根之旅。
近几次回国,唐仲喜不忘带上儿子,沿途为他讲乡愁、说寻根,看家乡的新变化。“我们对祖国和家乡始终有深厚的感情。”她说,这种感情要传承给年轻一代,让他们知道自己的老家在哪里,延续中国的传统习俗,了解家乡的发展。
恩平是中国著名侨乡,有旅居海外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60多万人,分布在全球111个国家和地区。清明时节,与梁骏威、唐仲喜一样踏上万里归途的侨胞还有很多。通过祭祖寻根,恩平籍侨胞再次沉浸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完成其身份的回归和文化的传承。这份乡愁,经得住岁月风霜,任何人任何力量都无法改变。
【采写】周柳妤 潘晓晨
【图片】受访者提供
【统筹】潘晓晨 童慧
【作者】 潘晓晨;童慧
四海粤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